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
翁乎勤簸飏,可使糠秕尽。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
翁乎勤簸飏,可使糠秕尽。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个人的品德观念和处世哲学。诗中“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两句,意味着对于优良的事物要像珍惜一样保留下来,而对于不好的东西则应该毫不犹豫地去除。这两句话传达了作者选拔人才和事物的原则,即保持优秀、淘汰劣质。
“如摈非尔憎, 如留岂吾吝”表明王安石并不是出于个人恩怨来进行选择,而是基于公正无私的态度。在他看来,无论保留还是去除,都不是因为个人的喜好或不满,而是基于事物本身的价值。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个人情感的选择标准,不因个人喜恶而改变选择。最后,“翁乎勤簸飏,可使糠秕尽”则是说通过不断地筛选和努力,可以将事物中不完美的地方完全清除,使之变得完美。
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推崇的理性、公正和追求完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