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儿时共酒杯,今看灵骨琐苍苔。
祇应解化元非死,万一排空为我来。
犹忆儿时共酒杯,今看灵骨琐苍苔。
祇应解化元非死,万一排空为我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凌丹亭》。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十分沉郁而深远,通过对比儿时欢乐场景与现在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生命消亡的感慨。
“犹忆儿时共酒杯”一句,带有浓厚的怀旧情愫。这里的“儿时”指的是年幼无知的时代,而“共酒杯”则暗示了那个时候的欢乐与无忧。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记忆和眷恋。
接着,“今看灵骨琐苍苔”一句,转换了情境,从活生生的儿时场景转到了死亡的意象。“灵骨”指的是逝者的遗骸,而“琐苍苔”则形容墓地上长满了青苔。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将生与死、过去与现在鲜明对立,表达了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祇应解化元非死”,在这里,“祇”字有询问或感叹之意,而“解化”则指的是物质形态的消亡和精神层面的超脱。诗人通过这一句话,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本质,提出一种哲学性的问题: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摆脱死亡的桎梏。
最后一句,“万一排空为我来”,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世界、追求永恒的渴望。“排空”在这里有排除尘世之意,而“为我来”则表达了一种个人化的愿望。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找到一种途径,让自己脱离凡世的束缚,达到某种精神上的解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过去与现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哲思。
能置田庄。买得浮桑。蓬莱路做清凉。
渐渐成作用,昆仑上、别有嘉祥。
每岛各开三户,殊名号、九般房。
渐见初阒寂生祖,次通长聚见元阳。流转遇明堂。
好看炎炎景,这毗邻、现出亮光。
处此安居已定,住瀛洲、是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