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
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
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
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
朝廷用朱侯,提职欲无阙。
侯因许专画,拜疏陈其说。
曰臣有更张,敢以肝胆竭。
荆湘岭下城,恃远不畏罚。
堂堂事私贾,遮吏遭驱突。
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
淮江且循常,约束备本末。
国用必馀资,亭民无滞物。
事下丞相府,论议不可拔。
从之东南苏,拒之财赋遏。
听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
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
汴水桃花时,犀舟顺流发。
过淮逢絮鲚,泊岸采芦蕨。
挂帆趋浪头,应不劳岁月。
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
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
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
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
朝廷用朱侯,提职欲无阙。
侯因许专画,拜疏陈其说。
曰臣有更张,敢以肝胆竭。
荆湘岭下城,恃远不畏罚。
堂堂事私贾,遮吏遭驱突。
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
淮江且循常,约束备本末。
国用必馀资,亭民无滞物。
事下丞相府,论议不可拔。
从之东南苏,拒之财赋遏。
听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
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
汴水桃花时,犀舟顺流发。
过淮逢絮鲚,泊岸采芦蕨。
挂帆趋浪头,应不劳岁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描绘了当时盐业管理中的问题与改革方案。首句“蜃灶煮溟渤”形象地展现了盐业生产的艰辛,而“航咸播楚越”则暗示盐的运输范围广泛。接下来,诗人批评官府对盐业的垄断导致贪污腐败,船只运输风险重重。
朱表臣被任命为提举运盐,他提出改革建议,愿意全力以赴。诗人希望改革能消除地方官员的私利行为,让商人自由交易,减轻百姓负担。然而,这一提议在丞相府引起了争议,最终决定权在朝廷。尽管如此,朱表臣的措施还是带来了积极影响,使得民生得以改善,如“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想象朱表臣在春天的汴水桃花盛开时,乘坐犀舟顺流而下,沿途采风,执行他的政策,显得轻松愉快,预示着改革的成功。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比喻,表达了对改革者的赞赏和支持,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白云深处碧波环,诗谶无端落此间。
回首古桥衰柳断,伤心小院野花殷。
魂归月黑疑儋耳,鹘没天低忆故山。
直接岷江溪水是,瓣香袅袅泪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