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故乡诸友见寄》
《和故乡诸友见寄》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昔别逢条桑,今还值鸣蜩。

远游淹辰节,离思结昏朝。

水宿我情懑,山栖子志超。

半生怀隐止,中道困沦漂。

虽积岩壑眷,恒违樵牧招。

日归未温席,于迈复扬桡。

仍将风波习,再与朋知遥。

杳杳寒蓬转,茫茫秋梧飘。

感仪宁乏操,慕舄岂无谣。

事系竟难解,心悬徒如摇。

唯当敦久要,不为岁寒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及旧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以“昔别逢条桑,今还值鸣蜩”开篇,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以及与故乡的离别与重逢,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接着,“远游淹辰节,离思结昏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水宿我情懑,山栖子志超”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在水边住宿,内心充满愁闷,而朋友则如同在山中栖息,志向高远,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朋友志趣高洁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半生怀隐止,中道困沦漂”揭示了诗人半生追求隐逸生活,却在中途遭遇困境,无法实现理想的状态,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虽积岩壑眷,恒违樵牧招”表明诗人虽然向往自然山水,但始终未能融入其中,与农夫牧人保持距离,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日归未温席,于迈复扬桡”描述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但又不得不继续前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双重渴望。

“仍将风波习,再与朋知遥”意味着诗人即使身处风浪之中,也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聚,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杳杳寒蓬转,茫茫秋梧飘”运用自然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感仪宁乏操,慕舄岂无谣”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操守的坚守和对友情的怀念,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事系竟难解,心悬徒如摇”点明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的困惑与内心的不安,难以找到答案。

最后,“唯当敦久要,不为岁寒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能够长久维持,即使在寒冷的岁月里也不凋零,体现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关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的挣扎与坚持。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端午日帖子词.夫人閤五首·其五

仙宇赐符时,仙蓂叶尚稀。

晓来金屋静,同侍玉皇归。

(0)

次韵周士春晴二首

门鹄犹残雪,林莺已唤春。

相逢青眼见,不恨白头新。

猎猎翻归袖,僛僛落醉巾。

小红齐破蕾,一笑为何人。

绿涨三家渡,红酣万户春。

交情久客见,物态一时新。

缥缈凌波袜,淋漓漉酒巾。

对花身已在,应解笑陈人。

(0)

宝文李公挽词三首·其一

十道观风使,三朝属老成。

埋轮豺虎避,檄水鳄鱼惊。

内阁徵书入,连城负弩迎。

哀吟追往事,空复故人情。

(0)

罨画连雨溪涨丈馀雨霁水落喜而赋诗二首·其一

编筏沿村径,囊沙壅市门。

苍鳞封老干,黄耳上陈根。

屋破容身窄,天低望眼昏。

溪边高树杪,犹有系舟痕。

(0)

读类说二首·其二

额痒会出耳,足闲仍有氂。

石顽飞作燕,楮老孕生鸡。

枫瘿那因怒,松枋岂是肥。

君看转丸手,亦复化神奇。

(0)

题删定侄画卷二首·其二

水边两鹄语时,山下一牛鸣地。

苍梧翠竹森然,长与闲云卧起。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