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黄浓淡晚山幽,豪富翻怜万户侯。
过客闻猿频下泪,颓龄对菊不知秋。
悲欢久向无心度,景物还同有意留。
说与时人应笑煞,金文已上白云头。
丹黄浓淡晚山幽,豪富翻怜万户侯。
过客闻猿频下泪,颓龄对菊不知秋。
悲欢久向无心度,景物还同有意留。
说与时人应笑煞,金文已上白云头。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丹黄浓淡晚山幽”以色彩渲染出傍晚山色的深邃与神秘,丹黄交织,层次丰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豪富翻怜万户侯”一句,通过对比豪富之人对权势的羡慕与向往,反衬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
“过客闻猿频下泪,颓龄对菊不知秋”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过客在听到猿猴哀鸣时不禁落泪,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感伤;而年老的诗人面对菊花,却忘记了季节的更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超然。
“悲欢久向无心度,景物还同有意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看淡,以及对周围景物的深情眷恋。他认为,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都应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而自然界的景物仿佛也懂得他的心意,有意地陪伴着他。
最后,“说与时人应笑煞,金文已上白云头”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指出世人对物质追求的盲目,而真正的智慧与超脱,或许只能在云雾缭绕的高处找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