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岳高攒海甸标,霞光千里荡扶摇。
为寻古帝登封迹,来赴真仙汗漫招。
缥缈孤阴生大野,虚无灵气变丛霄。
金绳玉检从谁问,独立高丘记往朝。
峻岳高攒海甸标,霞光千里荡扶摇。
为寻古帝登封迹,来赴真仙汗漫招。
缥缈孤阴生大野,虚无灵气变丛霄。
金绳玉检从谁问,独立高丘记往朝。
这首明代尹台的《登泰岳二首(其一)》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和神秘气息。首句“峻岳高攒海甸标”形象地展现了泰山耸立于海平面之上,如同天柱般的景象。次句“霞光千里荡扶摇”则通过灿烂的霞光照耀,渲染出泰山壮丽的日出或日落场景,给人以动态之感。
诗人登临泰山,意在追寻古代帝王封禅的遗迹,“为寻古帝登封迹”,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圣贤踪迹的向往。同时,也期待能与仙人相遇,“来赴真仙汗漫招”,流露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接下来,“缥缈孤阴生大野”描绘了山中幽深的阴气与广阔的原野相映成趣,而“虚无灵气变丛霄”则暗示着泰山的灵秀之气直入云霄。
最后两句“金绳玉检从谁问,独立高丘记往朝”表达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山之巅,回望历史,思考过去,无人能解的哲理疑问,以及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举酒劝尔农,更为我侬劝。
车笠虽不同,所谐此盂饭。
或耕在菑畬,或耕在方寸。
膏雨足一犁,田头怯呼唤。
五百维莠骄,胥徒乃蟊患。
与国充耘耔,勿使地蒿蔓。
幻体饥渴同,世味甘苦半。
盘中一粒餐,锄下几滴汗。
光阴驶历块,彼此不可玩。
岂为许行言,劝课在兹旦。
老父倾耳听,童稚绕屏看。
相顾持我语,取信如执券。
安得慵耕人,从今不言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