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guānxiānzhāngshíèrlǎo使shǐjūn
táng / hán

jīngshānhuáshānláichūtóngguānshànkāi

shǐyínghòuyuǎnxiānggōngqīncàizhōuhuí

注释
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
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
关门东西各两扇。
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
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
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
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翻译
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经过著名关隘的壮丽景象和心境。"荆山已去华山来"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荆山,向着华山进发,显示了一种行程中的连续性和空间的推移。"日出潼关四扇开"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潼关升起,光芒四射,如同大门敞开,映衬出诗人心中对新天地的向往和期待。

接下来的"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某种使命感。"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即地方监察官员,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承担着一定的职责,而"莫辞"表明无需推辞这份责任。"迎候远"则显示了对远方来者或事件的期待和准备。而最后一句"相公亲破蔡州回"中的"相公"可能指代某位尊贵之人,"亲破蔡州"可能暗示了一场战争或重要任务的完成,而"回"则是返回的意味,整句话流露出一种完成使命后归来的豪迈气势。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旅途经历,而且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小我、关乎国家大义的高远情怀。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二

南郊东转路丫叉,斜日缘成到法华。

暂得托身无上地,小西天外见昙花。

(0)

澎湖·其一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湾花屿郁苍苍。

白沙赤嵌红毛地,绿苇黄鱼紫蟹庄。

仰首但观天咫尺,称名食在水中央。

古今多少沧桑客,留得残云映夕阳。

(0)

宁靖王墓

周道不复振,晋郑岂堪依。

剧来要荒外,聊思效采薇。

神圣膺天统,薄海播恩威。

楼船忽飞渡,原野蔽龙旂。

降藩知顺命,逝将安适归。

爱此数茎发,讴吟自叹欷。

苍天为之变,白日敛其晖。

哀哉殉主难,从容有五妃。

(0)

东宁春兴六首·其六

晓来无事步閒庭,花草当阶任意生。

梅树犹开海外地,春风不落世中情。

烟迷傀儡生番社,苔掩贺兰旧瓦城。

壮志磋磨还未减,举头万里见云情。

(0)

渡菅林潭

溶溶潭水碧无垠,两岸苍烟锁白蘋。

山影远涵波色翠,云光斜映浪花新。

一肩行李临流客,半棹歌声唤渡人。

欲向前村暂栖息,酒帘风起绿杨津。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五十三

八足双螯出水浔,君谟误食笑难禁。

不知许事自佳耳,且食沧溟斗大蟳。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