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经过著名关隘的壮丽景象和心境。"荆山已去华山来"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荆山,向着华山进发,显示了一种行程中的连续性和空间的推移。"日出潼关四扇开"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潼关升起,光芒四射,如同大门敞开,映衬出诗人心中对新天地的向往和期待。
接下来的"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某种使命感。"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即地方监察官员,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承担着一定的职责,而"莫辞"表明无需推辞这份责任。"迎候远"则显示了对远方来者或事件的期待和准备。而最后一句"相公亲破蔡州回"中的"相公"可能指代某位尊贵之人,"亲破蔡州"可能暗示了一场战争或重要任务的完成,而"回"则是返回的意味,整句话流露出一种完成使命后归来的豪迈气势。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旅途经历,而且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小我、关乎国家大义的高远情怀。
周道不复振,晋郑岂堪依。
剧来要荒外,聊思效采薇。
神圣膺天统,薄海播恩威。
楼船忽飞渡,原野蔽龙旂。
降藩知顺命,逝将安适归。
爱此数茎发,讴吟自叹欷。
苍天为之变,白日敛其晖。
哀哉殉主难,从容有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