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河边杨柳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这两句以杨柳的形象开篇,河边成千累万的杨柳枝条在春风中摇曳,但却因害怕春寒和忧虑即将到来的雨水而低垂。这里的“怕寒”和“愁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稳与忧虑,通过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接着,“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这两句则描写人们在春日里摘取杨柳枝条,这些被割去的黄色细长的枝条原本可以在春风中舒展开来,却因为人的断折而失去了自然的姿态。这里的“恨”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破坏自然之美的行为感到不满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杨柳的形象,以及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被破坏的哀叹。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细腻,通过对景物的精准把握,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心世界。
禅山不远,珠海常通,一水潆回,中道可容托足,此间因陋就简,且住为佳,恰好在茉莉沙头,素馨田畔;
世事屡更,浮生若梦,百年荏苒,片地聊寄闲身,有时对景写怀,祗堪自适,何敢邀诗人笑傲,词客栖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