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古山深吾对关,住城正在碧云间。
亦知曾子传忠孝,割与云山与我山。
建古山深吾对关,住城正在碧云间。
亦知曾子传忠孝,割与云山与我山。
此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题为《以建古冚山代券付曾我山唯卿进士收管》。诗中描绘了建古山的深远与静谧,以及其与碧云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融。
首句“建古山深吾对关”,描绘了建古山的深邃与神秘,仿佛是与外界隔绝的一片净土。接着,“住城正在碧云间”一句,将城市的喧嚣与山间的宁静对比,突出了山林的清幽与高远。
“亦知曾子传忠孝,割与云山与我山。”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道德与情感的探讨。通过引用曾子(孔子的学生)的故事,强调了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山林的自然景观相联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里的“割与云山与我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暗示着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湛若水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蕴含了他对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居无百亩田,廪有三年粟。
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
近水理蔬畦,面山结茅屋。
夏风苇簟凉,冬烟土床燠。
堂前蒲萄架,新实初垂绿。
清净语不烦,事任鞅掌仆。
邻里通有无,泉甘草无毒。
谁知庚桑子,今此居南麓。
予非市朝人,受性本幽独。
愿就谋一廛,馀外百无欲。
岘山亭畔红妆女,小笔香笺善赋诗。
颜貌共推倾国色,篇章皆是断肠辞。
便牵魂梦从今日,得见婵娟在几时。
千里关河万重意,夜深无睡暗寻思。
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
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书异邺侯藏。
载世推能事,当年亦宠光。
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琅。
末俗元多忌,冲怀竟两忘。
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场。
鼎鼎文方古,鱼鱼道必昌。
仲山终补衮,虞舜正垂裳。
贱子虚蒙顾,仁风实奉扬。
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
欲作蝉遗蜕,差同鼠耗仓。
穷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
尚齿三千客,容窥数仞墙。
受知心有激,欲报意何长。
皓鹤宜风露,青松饱雪霜。
倾身挹东海,再拜酌公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