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
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书异邺侯藏。
载世推能事,当年亦宠光。
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琅。
末俗元多忌,冲怀竟两忘。
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场。
鼎鼎文方古,鱼鱼道必昌。
仲山终补衮,虞舜正垂裳。
贱子虚蒙顾,仁风实奉扬。
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
欲作蝉遗蜕,差同鼠耗仓。
穷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
尚齿三千客,容窥数仞墙。
受知心有激,欲报意何长。
皓鹤宜风露,青松饱雪霜。
倾身挹东海,再拜酌公觞。
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
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书异邺侯藏。
载世推能事,当年亦宠光。
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琅。
末俗元多忌,冲怀竟两忘。
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场。
鼎鼎文方古,鱼鱼道必昌。
仲山终补衮,虞舜正垂裳。
贱子虚蒙顾,仁风实奉扬。
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
欲作蝉遗蜕,差同鼠耗仓。
穷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
尚齿三千客,容窥数仞墙。
受知心有激,欲报意何长。
皓鹤宜风露,青松饱雪霜。
倾身挹东海,再拜酌公觞。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李处权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德行高尚之人的怀念,以及对于社会上的庸俗与偏见的不满。
"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这四句通过对神话中的美好景象和历史上才德兼备的人物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接着,"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榻先徐孺下,书异邺侯藏。" 这四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美好描述,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载世推能事,当年亦宠光。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有能力且受到恩宠之人的怀念,以及对于那些虽然已经逝去,但其美好品格依然如新的人物的不舍。
接下来的 "末俗元多忌,冲怀竟两忘。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场。" 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世庸俗之人的批评,以及对于那些超脱尘世、不屑与世俗争斗的高士之人的赞美。
"鼎鼎文方古,鱼鱼道必昌。仲山终补衮,虞舜正垂裳。贱子虚蒙顾,仁风实奉扬。" 这几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个人品德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好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随后 "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欲作蝉遗蜕,差同鼠耗仓。" 这两句则描写了年轻人步入仕途的景象,以及对那些没有远大抱负,只求自保的庸俗之人的讽刺。
接着 "穷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尚齿三千客,容窥数仞墙。"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的感受,以及对于广阔天地和人生的无限向往。
最后 "受知心有激,欲报意何长。皓鹤宜风露,青松饱雪霜。倾身挹东海,再拜酌公觞。"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多方面才华与深邃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诗人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城北桃花渡,楼居半海商。
官河通远浦,津树杂高樯。
旭日江烟暖,东风水草香。
为看风土异,客子又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