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古文遭秦烧不存,当时丞相篆独尊。

登山刻石作融匾,颇取茂美异本根。

呜呼秦人尚刻盭,自玆书亦含秋气。

鲁壁再传蝌斗书,相传竟断卫伯儒。

世竞草隶篆益疏,卓哉阳冰导二徐。

破碎都无保氏义,瑰奇独继秦人模。

钱君晚出江海陬,学篆欲溯轩黄初。

草堂多秋怀,用意亦何孤。

岂但用意孤,笔力不世出。

金坛王侍郎,先朝篆第一。

濡毫未免先著漆,布置虽均生气失。

钱君写篆不择笔,冥合豪釐未尝溢。

乃知天巧工中微,不似粗工常缚律。

君家詹事今古人,君与学古情益亲。

詹事登朝三十年,大儒师保居虎门。

尝见所作篆亦如,儒者端拱齐韠绅。

况君年纪未三十,老生相逢低首立。

家学益承安可及,明廷待君虽未入。

经术终当佐天子,挟筴那能归下邑。

长安二月春风来,草青欲出花未开。

江湖梦远春水白,篆秋草堂安在哉。

门多问字扬雄客,声振群公贾谊才。

盛名虽好戒多取,千古当推殊俗怀。

我今废学苦多忘,愿就咨君日百回。

他日张纮隔吴下,苦将名篆忆裴褢。

(0)
鉴赏

这首《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以赞美钱献之的书法艺术和学问造诣。诗中不仅描绘了钱献之对篆书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传统学问的深厚理解。

诗的开头提到秦朝焚书坑儒后,篆书成为当时最为尊崇的字体,钱献之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接着,诗人赞扬钱献之的书法技艺独特,能够从古代文字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同时,也提到了钱献之对篆书的热爱超越了时代潮流,他的书法作品在草书和隶书盛行的年代依然独树一帜。

诗中还提到钱献之的家学渊源,以及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姚鼐通过描述钱献之在草堂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钱献之高超技艺的敬佩之情。

最后,姚鼐表达了自己对钱献之的仰慕之情,并希望能在书法艺术上向他学习。诗中还借用了历史人物如扬雄、贾谊等,以及典故如张纮、裴褢等,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得整首诗既有对钱献之个人的赞美,也有对传统学问传承的思考。

整体而言,《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不仅是一首对钱献之书法艺术的颂歌,也是对传统学问和艺术精神的致敬之作。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

汉之广矣中有洲,洲如月兮水环流。

流聒聒兮湍与濑,草青青兮春更秋。

苦竹林,香枫树,樵子罛师几家住。

万山飞雨一川来,巴客归船傍洲去。

归人不可迟,芳杜满洲时。

无限风烟皆自悲,莫辞贫贱阻心期。

家住洲头定近远,朝泛轻桡暮当返。

不能随尔卧芳洲,自念天机一何浅。

(0)

詶李郎中侍御秋夜登福州城楼见寄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

月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

王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

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0)

孤竹

亭亭骨屹短墙颠,摇曳空明漾素妍。

带雨微添寒鹤唳,淩霜不受野云怜。

老松立地同高节,芳草何心吊谪仙。

抱此孤根滋九畹,青山一道送流泉。

(0)

嘲崔嘏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

(0)

寄隐者

路绝空林无处问,幽奇山水不知名。

松门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0)

庭柳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