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帝霸复王皇,径草岩花烂有章。
听误江雷惊老蛰,坐鞭山石欲成羊。
空濛声细泉还恨,僻寂霾深剑尚光。
松粒溪毛堪一奠,几时来扇墓前香。
手中帝霸复王皇,径草岩花烂有章。
听误江雷惊老蛰,坐鞭山石欲成羊。
空濛声细泉还恨,僻寂霾深剑尚光。
松粒溪毛堪一奠,几时来扇墓前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挽庄定山三首》中的第一首,以哀悼故人庄定山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联“手中帝霸复王皇,径草岩花烂有章”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将逝者生前的辉煌成就比作帝王之气,与自然界的生命力相映成趣,暗示其影响力深远。接着,“听误江雷惊老蛰,坐鞭山石欲成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自然界的反应,仿佛在为逝者的离去而感到震惊和哀伤,同时也暗含了逝者生前的影响力之大,连自然界的规律都被打破。
“空濛声细泉还恨,僻寂霾深剑尚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泉水的细流似乎在诉说着对逝者的不舍与遗憾,而深邃的雾霾中,宝剑的光芒依旧闪耀,象征着逝者的精神永存,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消逝。
最后,“松粒溪毛堪一奠,几时来扇墓前香”表达了诗人希望以松树的种子、溪边的草木作为祭奠,寄托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归宿的思考,期待未来能亲自前来墓前献上香火,以此表达永恒的怀念与敬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帝怀永图,治古是宪。四方守臣,惟屏惟翰。
在昔艰难,弗惠训典。跨都连城,高牙以建。
有土有民,肆乃征缮。以息以容,终焉叛涣。
凡今帅臣,狃厥闻见。匪革乱原,曷清多难。
帝告庶邦,式是典彝。元侯显父,戚臣宗支。
正乃封圻,予一人是毗。凡曰附城,罔尔俾之。
畜兵厚赋,靡尔得私。毋凶而国,作福作威。
天子有命,畴敢不祗。子孙承承,唯万世规。
古木已昂藏,长藤亦奇怪。
潜根苍藓中,矫尾青云外。
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
摧残复长养,锻鍊成老大。
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他时雷破山,大雨洒滂沛。
兹松若变化,无乃遭结襘。
附枝物所患,夺朱古为戒。
何不淬斧斤,诛锄此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