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上老藤》
《松上老藤》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古木已昂藏,长藤亦奇怪。

潜根苍藓中,矫尾青云外。

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

摧残复长养,锻鍊成老大。

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他时雷破山,大雨洒滂沛。

兹松若变化,无乃遭结襘。

附枝物所患,夺朱古为戒。

何不淬斧斤,诛锄此萧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shànglǎoténg
sòng / kǒngzhòng

cángchángténgguài

qiángēncāngxiǎnzhōngjiǎowěiqīngyúnwài

yányánqiūshuāngbāoyōuyōuxiàjǐngshài

cuīcánchángyǎngduànliànchénglǎo

shépánjīnmàizhuànglóngzài

shíléishānpāngpèi

sōngruòbiànhuànǎizāojiéguì

zhīsuǒhuànduózhūwèijiè

注释
昂藏:高大挺拔。
奇怪:奇特非凡。
潜根:深深埋藏的根。
矫尾:伸向云端的尾巴。
严严:严厉、严酷。
蟠:盘曲。
结襘:纠纷、纷争。
夺朱:吸取红色果实,比喻夺取权力或利益。
淬斧斤:用利斧砍削。
诛锄:清除。
萧艾:形容杂草丛生。
翻译
古老的树木已经高大挺拔,长长的藤蔓也显得奇特非凡。
它的根深深埋在青苔之中,尾巴却伸向云端之外。
秋天的严霜剥蚀着它,夏天的阳光又晒烤着它。
经历了破坏又生长,锻炼使它更加老练。
蛇盘曲的筋脉显得强壮,即使龙死去,躯壳依然存在。
将来如果雷电劈开山石,大雨倾盆而下。
这棵松树若能变化,恐怕会引来纷争和困扰。
依附树枝是它的祸患,吸取红色果实是古代的教训。
为何不用利斧砍去杂草,清除这些萧瑟的艾蒿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木与藤蔓交织的生动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时光变迁的深刻感悟。

“古木已昂藏,长藤亦奇怪”两句开篇,展示了一个时间侵蚀、自然力量强大的场景。古木似乎已经被岁月埋葬,而长藤则在其上盘旋,显得异常而神秘。

接下来的“潜根苍藓中,矫尾青云外”描绘了藤蔓的生长状态,潜伏于地表下的根部与高耸入云的枝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力强大的象征意义。

“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和衰老。秋天的霜冻剥蚀古木,夏日的阳光照耀着长藤,这是对时间流逝与生命循环的一种写实。

“摧残复长养,锻鍊成老大”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一个刻画。即便是在摧残之中,生命依然在不断地长养,最终也能变得强健而久远,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赞美。

“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两句中的“蛇蟠”和“龙死”,则是通过古代神话中的生物来比喻古木与藤蔓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有着强健如龙蛇般的生命力,也承载着时间的沉重。

而接下来的“他时雷破山,大雨洒滂沛”描述了一场自然灾害,可能是暴风骤雨或雷鸣电闪,这对于古木与藤蔓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兹松若变化,无乃遭结襘”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棵松树经历变迁而依然屹立不倒的赞叹。它似乎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并未因此而被束缚或是毁灭。

最后,“附枝物所患,夺朱古为戒”中的“附枝物”可能指的是藤蔓,而“夺朱古为戒”,则是在告诫后人,应当以往事为鉴,不要让外物的依附而招致祸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生命力和时光变迁的思考,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顺应自然的哲理。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听琴

坐人皆听琴,未必知琴音。

相知纷满眼,未必相知心。

知音如子期,知心如鲍叔。

此道久寥寥,谁其踵高躅。

古声勿复弹,古心徒自怜。

知音惟月露,知我其惟天。

君不见只今人情如纸薄,只今世路如溪恶。

咄嗟许事不足论,鸟迹微茫度寥廓。

(0)

送乔民瞻倅武昌

春风未绿江南草,春信腊前梅蕊早。

水村著处是南枝,想见君行被花恼。

如君久合上华途,胡为半刺犹题舆。

奉引未骑沙苑马,佐藩且食武昌鱼。

频年欣接游从乐,忽手别书空作恶。

江干跋马望行舻,日暮山寒云错莫。

往闻南纪百战场,腥风杀气吹湖湘。

只今江汉俱练静,棹讴杂发行连樯。

君从鹦鹉洲边去,历历遥看汉阳树。

莫言槌碎黄鹤楼,准拟书来寄佳句。

(0)

惠匀送粟既归其直作两偈·其一

山僧分粟配蒿藜,百亿须弥一钵携。

但得十方罗汉饱,不辞身作老金鸡。

(0)

夹路天宁谒僧不遇

支公去不锁禅扉,熟境应留梦里归。

我却寄眠公榻上,此心浑似片云飞。

(0)

送蔺廷彦之衡州

墙东新径去年开,二老扶筇便往来。

数面何曾三日别,离怀都寄十分杯。

客亭系马梅争落,官舍裁书雁欲回。

秉执枢机有知己,未须卜筑向蒿莱。

(0)

次韵郑德与归舟中感怀

两牛鸣地隔寒流,病起相望客鬓秋。

闻道唤船归别浦,坐怀联策倚沧洲。

骚人空复惊摇落,胡贾何须叹滞留。

会拥蒙冲入河渭,看君黄色上眉头。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