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林峦偶一过,离宫别馆玩清和。
红迎列仗云霞丽,香绕遥村饼饵多。
泉奏琴音流砌畔,风传梵响度岩阿。
侍臣谁献相如赋,止辇还听野叟歌。
雨足林峦偶一过,离宫别馆玩清和。
红迎列仗云霞丽,香绕遥村饼饵多。
泉奏琴音流砌畔,风传梵响度岩阿。
侍臣谁献相如赋,止辇还听野叟歌。
此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皇帝巡幸静明园的景象。首句“雨足林峦偶一过”,以轻盈之笔勾勒出雨水滋润后的山林景色,仿佛是大自然偶然的造访。接着“离宫别馆玩清和”,展现出皇帝在清幽环境中游玩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与雅致。
“红迎列仗云霞丽,香绕遥村饼饵多”两句,运用色彩与香气的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如同云霞般绚丽;远处村落中飘散着饼饵的香味,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享受。
“泉奏琴音流砌畔,风传梵响度岩阿”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泉水潺潺,仿佛在演奏悠扬的琴音,流淌在石阶旁;微风吹过,带来远处寺庙的梵音,回荡在山岩之间。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最后,“侍臣谁献相如赋,止辇还听野叟歌”表达了对文学与民间艺术的尊重。诗人借用了司马相如的故事,暗喻自己虽为帝王,却能倾听百姓的声音,欣赏他们的歌谣。这一细节体现了君主的仁德之心,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静明园的美丽风光,以及皇帝与民同乐的和谐场景,体现了清王朝的文化自信与审美情趣。
日边仙种,海上移来,刚到天中见。
夜沈沈候,有双双、雪蕊歘开徐敛。
金尊罢宴,恰点缀、疏帘低槛。
素心人、坐对怡然,钩月初临影浅。
小盆丰叶敷腴,似青琐轻摇,粉团微颤。
频催明镜差解意,留得新妆半面。
幽香晴逗,分一缕、飘飏鼻观。
祝年年、应节同心,刻画玉真圆满。
几番风、海棠开了,猩红犹著林杪。
看花恰到春分后,婉娈深丛啼鸟。寒料峭。
奈天意悭晴,雨转雷声小。芳晨吟悄。
爱锦■铺红,筠帘笼翠,一刻为千绕。
沉酣里,忘却樽前人老。年时唤起芳抱。
东风丝鬓明妆畔,■■■■■■。须醉倒。
判此日柔肠,甘受名花恼。幽娱务早。
便迟暮欢多,深怜消得,也算景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