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那识愁滋味。下九初三,只道长嬉戏。
啼煞邻鸡浑不理。日高犹拥鹅衾睡。
于今渐觉秋深矣。缺月疏桐,独夜人无寐。
湿尽固姑袍上泪。眼前没个商量地。
当初那识愁滋味。下九初三,只道长嬉戏。
啼煞邻鸡浑不理。日高犹拥鹅衾睡。
于今渐觉秋深矣。缺月疏桐,独夜人无寐。
湿尽固姑袍上泪。眼前没个商量地。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从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到深秋孤寂的心境转变。"当初那识愁滋味",开篇即暗示了主人公对过去无知无虑生活的回忆。"下九初三,只道长嬉戏",具体描绘了年轻时的欢乐与天真,仿佛还在欢度节日,尽情玩耍。
然而,随着词意推进,"啼煞邻鸡浑不理。日高犹拥鹅衾睡",展现了主人公逐渐沉浸于哀愁中,对外界琐事无动于衷,连清晨的鸡鸣也未能唤醒他的沉眠。"于今渐觉秋深矣",季节的转换象征着心境的转变,秋天的凄凉加深了他的孤独。
"缺月疏桐,独夜人无寐",夜晚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更显出他的失眠和内心的苦闷。"湿尽姑袍上泪",泪水打湿了衣裳,表达了他深深的哀伤。最后,"眼前没个商量地",揭示了他面对困境无人可诉的无奈和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由青春欢乐到深秋悲愁的心路历程,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