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十石屋洞》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十石屋洞》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嵌岩外狭中虚,何代地仙此居。

苔封紫石床上,应有人不识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石屋洞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嵌岩外狭中虚”,以“嵌岩”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石屋洞的外部轮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表面看似狭窄,却在内部展现出空旷的空间,引人遐想。接着,“何代地仙此居”,将视角转向历史的深处,提出一个疑问:不知是哪一朝代的仙人在此安家?这一问,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也暗示了石屋洞可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

“苔封紫石床上”,进一步描绘了石屋洞内的景象。紫石,色泽深沉,富有质感,而“苔封”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以岁月的痕迹,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绿苔覆盖的石床,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时间的见证。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石屋洞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它与世隔绝的静谧与神秘。

最后一句“应有人不识书”,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或许有人能在此找到心灵的归宿,或是领悟到超越文字的真理。这句话不仅是对石屋洞内潜在智者的想象,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去探索、去思考,寻找内心深处的答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屋洞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充满哲思的意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历史、智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云岩(在虎丘寺)

逶迤度前峰,到寺行屡歇。
斋庖竹外烟,汲路松间雪。
睹水悟真源,闻香解禅悦。
欲共老僧言,相对还无说。

(0)

由竹溪至梅蹊书赠莫云樵

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
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
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
暝投山僧眠,复得清净地。
舟人候明发,徒侣不得迟。
溯流多枉渚,篙楫颇告瘁。
虽微三巴险,事与五盘异。
闻昔天目顶,灵物久潜掞。
一朝赴大壑,怒折崖谷碎。
回头顾其儿,首尾屡相值。
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
世远众喧传,茫昧竟谁识。
但欣秋涛壮,水物俱得志。
我何惮行役,沿洄领佳致。
鸥凫泛澹滥,蒲柳蔚苍翠。
人烟乱余集,茅屋若棋置。
之子住河漘,相望劳梦寐。
每怨川无梁,握手今可跂。
忆昨访我初,茅斋夜深闭。
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移灯具鸡黍,浊酒寒不醉。
同来郑广文,清瘦凛欲睡。
绝胜王猷戆,返棹何太易。
兹行冒暑雨,古礼尚报施。
逝将舣轻桡,待子思共济。
散发乘长流,垂竿钓清泚。
虚舟纵超越,万里谁能系。
恐此未易期,临川一长喟。

(0)

续怀友(五首。并序)

藩翰屈长才,蹉跎事文笔。
宾筵罢醇醲,容台淹下秩。
高门去复醉,孤帆望中疾。
少别岁已华,思君无终日。
¤

(0)

楚江清远图为沈伦画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潮落寒沙广,苍然远山暮。
何处罟师归,自识门前树。
披图忆所历,仿佛松滋渡。
¤

(0)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

举世皆如醉,何人独爱才?
余虽识君者,相对亦徒哉。
落日收书卷,凉风送酒杯。
纷纷俗中闷,空谷迟重来。
¤

(0)

归过白马湖

沿流信归棹,渐与青山远。
遥见?
鹈飞,蘼芜春尚浅。
空嗟心爱离,莫缓愁肠转。
不对芳樽酒,纷思终难遣。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