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南来两鬓星,肩舆随处看丹青。
岂知庾岭梅边客,却上交州海角亭。
一剑南来两鬓星,肩舆随处看丹青。
岂知庾岭梅边客,却上交州海角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的《岭南杂咏(其一)》,描绘了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形象。"一剑南来两鬓星",开篇以剑南归来的旅人形象入手,暗示其历经沧桑,剑光与白发交织,犹如星辰般映照着他的疲惫。"肩舆随处看丹青",他乘坐简陋的肩舆,沿途欣赏着岭南的风景画,表现出他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艺术的热爱。
"岂知庾岭梅边客",诗人自比为庾岭边的梅花游客,寓言自己虽身处偏远之地,却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如同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却上交州海角亭",最后一句点出目的地,他不畏艰险,继续前行,直至交州的海边亭台,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的行迹和心境,展现出诗人对岭南风土的热爱以及个人坚韧的品格,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十年作客不停足,前日荆扬又川蜀。
晓行面垢当北风,无酒可沽忍空腹。
阿奴炊黍官路边,风餐露饮谁将怜。
暝投村店借一宿,主人索我屋租钱。
人生出门即辛苦,何况年年别乡土。
水深巫峡愁蛟龙,日落荒山畏狼虎。
今日方知作客难,频年临水还登山。
远游纵得千金好,不如在家贫亦安。
客从故乡来,车马憩门柳。
延客入我堂,少坐且抖擞。
须臾问从来,故乡有书否。
客答即欠身,封缄乃相授。
书中何云云,道我别离久。
大儿能读书,幼子亦学走。
田园未荒芜,年谷屡丰阜。
读罢心始降,离忧复句有。
张筵具嘉殽,饮客进斗酒。
君其少尽欢,明日复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