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七午出南关》
《初七午出南关》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灰心一片久难镕,茅岭三秋万叶封。

汉将看鸢徒自苦,越人捧翟误相逢。

祇为断发依文体,岂意残肤出贯胸。

举目关河来故国,从兹取义亦从容。

(0)
鉴赏

这首诗《初七午出南关》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灰心一片久难镕,茅岭三秋万叶封”以“灰心”形容内心的沉重与难以释怀,而“茅岭三秋万叶封”则描绘了秋天山岭上落叶满地的景象,两者结合,营造了一种萧瑟、压抑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外界环境的艰难。

颔联“汉将看鸢徒自苦,越人捧翟误相逢”运用典故,借汉将与越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汉将因战事劳苦,而越人因误识翟鸟而遭遇不幸,两相对照,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奈。

颈联“祇为断发依文体,岂意残肤出贯胸”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断发”与“残肤”的形象,象征着诗人为了坚持某种信仰或原则,不惜付出巨大牺牲的精神。这里的“文体”可能指某种道德规范或文化传统,“贯胸”则形象地描绘了牺牲的壮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

尾联“举目关河来故国,从兹取义亦从容”收束全诗,诗人抬头望见的是连绵的关河,仿佛回到了熟悉的故乡,这既是地理上的回归,也是心灵上的归宿。在经历了种种考验后,诗人表示将以从容的态度去实践自己的信念,体现了其坚定的意志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道德选择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新宁刘明府元夜过访村居

倦翮依村落,门荒雀可罗。

何来双玉舄,风雨亦相过。

礼为通家简,情因话旧多。

祇怜遄别去,一水隔弦歌。

(0)

挽樊孟泰督学·其一

水部为郎日,长安联署时。

相过不作客,对饮或论诗。

人望熊车远,书传鵩赋迟。

归来空一水,音问杳难期。

(0)

早春杂兴八首·其五

隔年秋半夜,风俗验晴阴。

岂谓灯宵月,微云无处寻。

儿童行乐地,邻曲岁时新。

俯仰成今昔,幽怀付醉吟。

(0)

署中杂咏·其二

明时虽释褐,束带尚青袍。

稍便趋迎少,兼无簿领劳。

署连宫树密,坐对苑云高。

自笑清华署,朝朝濡腐毫。

(0)

赋得荷露

霏洒何曾见,凝荷始著珠。

日边光乍闪,风际有还无。

瓣湿何郎粉,香浮妃子酥。

若耶溪畔女,双腕几沾濡。

(0)

初冬同诸从偕戴公纶泛舟过隔溪矶上坐饮

沿流寻所适,舍艇入林隈。

觅坐全依草,贪眠不避苔。

山禽衔果落,溪月涌潮来。

何事枌榆地,长年负酒杯。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