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今年恒弗时,便宜绿竹放新枝。
爱虚欲识个中趣,图密仍从他处移。
屡望孤梢风却寂,乍嫌低叶露常垂。
麦无黍歉荞才种,尔竹虽佳亦底为。
暑雨今年恒弗时,便宜绿竹放新枝。
爱虚欲识个中趣,图密仍从他处移。
屡望孤梢风却寂,乍嫌低叶露常垂。
麦无黍歉荞才种,尔竹虽佳亦底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竹林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首先,诗人以“暑雨今年恒弗时”开篇,点明了夏季雨水不足的气候状况,暗示了环境背景的不理想。接着,“便宜绿竹放新枝”一句,转而聚焦于绿竹的生机勃勃,即便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竹子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放出了新的枝条。
“爱虚欲识个中趣,图密仍从他处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内在精神的探索与追求。这里的“虚”可能指的是竹子空心的特性,象征着内在的空灵与谦逊;“图密”则可能指竹子密集生长的状态,象征着外在的紧密与坚韧。诗人通过对比和思考,试图理解竹子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并尝试从其他地方汲取灵感。
接下来,“屡望孤梢风却寂,乍嫌低叶露常垂”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微妙变化。诗人多次仰望竹梢,却只见风平浪静,没有预期中的动态之美;而低垂的竹叶上常挂着露珠,又让人心生怜爱。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竹林中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
最后,“麦无黍歉荞才种,尔竹虽佳亦底为”则是对竹子价值的反思。诗人将竹子与农作物进行对比,指出虽然竹子自身美丽且具有实用价值,但在当前环境下,农作物的歉收更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关注,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和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韧性的赞美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切,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