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二,二是三,咬定牙关彻底参。
闹浩浩时双手掷,赤条条处两肩担。
文殊老,强指南,□门三顿实难甘。
五峰山下翻筋斗,八达衢头转放憨。
一是二,二是三,咬定牙关彻底参。
闹浩浩时双手掷,赤条条处两肩担。
文殊老,强指南,□门三顿实难甘。
五峰山下翻筋斗,八达衢头转放憨。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以独特的口语化和象征手法表达禅修的体验。首句“一是二,二是三”看似简单,实则暗示修行者对基本道理的深入理解与反复体悟。接下来,“咬定牙关彻底参”描绘了坚定的决心和刻苦的修行过程。
“闹浩浩时双手掷,赤条条处两肩担”形象地描述了在喧嚣与寂静中,修行者面对内外困扰,无所畏惧,坦然承担。文殊菩萨象征智慧,诗中提到“文殊老,强指南”,表示即使面临困难,也要追求智慧的指引。
“□门三顿实难甘”中的“□门”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个门派或难关,而“三顿实难甘”表达了突破此关的不易和内心的不甘。最后两句“五峰山下翻筋斗,八达衢头转放憨”则以生动的动态画面,描绘出修行者在修行路上的跌宕起伏,既有挑战自我、超越困境的坚韧,也有放下执着、回归纯真的憨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深刻的禅意,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决心与艰辛。
策马经郿坞,临风感慨深。
高腴徵万斛,珍贝累千金。
桀骜钟人祸,奸雄竟陆沈。
空馀歌舞地,斜日下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