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人间世,婺居四十馀。
冰霜明妇节,灯火课儿书。
堂掩春晖暗,乌啼夜月虚。
白头游子泪,和血洒衣裾。
七十人间世,婺居四十馀。
冰霜明妇节,灯火课儿书。
堂掩春晖暗,乌啼夜月虚。
白头游子泪,和血洒衣裾。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年届七旬的妇人,在家中独自生活了四十多年。她以冰霜般的坚贞守候着自己的婚姻,如同冬日里的冰雪一般纯洁无瑕;同时,她又像灯火般照亮了孩子们的学习之路,给予他们知识与希望。春日里,她的身影在堂前渐渐隐去,夜晚的月光下,只有乌鸦的啼声回荡在空旷的屋宇间,显得格外凄凉。白发苍苍的游子,心中满是哀伤,泪水与血液交织,滴落在衣襟之上,表达出对这位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敬仰。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坚韧,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青松更雪霜,始见枝干老。
挺然节操士,安用致身早。
吾衰习禅观,颇觉得无恼。
每于文字间,未免尚穷讨。
遇物空吟哦,愧乏句语好。
有时肆狂言,自哂太草草。
儒生舍翰墨,无与寄幽抱。
富贵非所愿,神仙渺云岛。
宁知万卷中,养此一气浩。
子若汗血驹,振辔千里道。
我如铩翮鸿,毛羽半摧槁。
适然相值遇,岂异宛丘翿。
新诗迭唱酬,险韵类虚捣。
文章虽末技,尘语贵除扫。
勉哉扛鼎力,回此狂澜倒。
此外复何为,穷通付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