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侯左降惟书字,陆相南迁不著书。
今我新诗三百首,坐令二子觉区区。
殷侯左降惟书字,陆相南迁不著书。
今我新诗三百首,坐令二子觉区区。
这首《绝句》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比殷侯、陆相与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价值的独特见解。
首句“殷侯左降惟书字”,以殷侯(即殷浩)被贬谪为背景,强调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专注与坚持,即使身处逆境,仍以书写文字来寄托情感与思想。这里的“书字”不仅指写字,更象征着通过文字表达自我,传递精神世界。
次句“陆相南迁不著书”,提到陆相(即陆游)在南迁期间并未进行文学创作。这或许暗示了陆游在特定时期可能更侧重于其他事务,或是对文学创作有所保留,与殷浩形成对比。
后两句“今我新诗三百首,坐令二子觉区区”,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他声称自己创作了三百首新诗,这一数量不仅显示了其创作的丰富与勤奋,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同时,诗人通过“坐令二子觉区区”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作品的价值足以让殷浩和陆游感到自愧不如,体现了对自身文学地位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绝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也流露出其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通过简短的四句诗,李纲成功地传达了文学创作中的个人追求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复杂关系。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
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枫落河梁野水秋。
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
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