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岚光合,空潭月影悬。
泉声春梦碎,佛火罩灯圆。
夜静花香发,山深俗虑捐。
湛然无起灭,心在四禅天。
高阁岚光合,空潭月影悬。
泉声春梦碎,佛火罩灯圆。
夜静花香发,山深俗虑捐。
湛然无起灭,心在四禅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高阁岚光合,空潭月影悬”,以“高阁”和“空潭”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相融合。岚光与月影的交织,不仅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颔联“泉声春梦碎,佛火罩灯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意境。泉声仿佛是春梦的破碎,象征着尘世的幻象消散;而佛火与灯的圆融,则寓意着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光辉。这一联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展现了从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转变。
颈联“夜静花香发,山深俗虑捐”,描绘了夜色中花朵悄然绽放的美丽瞬间,以及山深处俗世烦恼被遗忘的情景。花香与夜静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已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尾联“湛然无起灭,心在四禅天”,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已超越了生灭变化,达到了一种永恒不变的境界。这里的“四禅天”是中国佛教中的概念,象征着极高的精神层次和内心的平和。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雪意与春约,野情因物裁。
辄将无穷思,聊摛有限才。
云容忽破碎,山色如招回。
携持固夙昔,端为此济来。
岁晚君羁旅,微君谁我陪。
祇恐造化工,特地吹葭灰。
一剖不复收,寂尔为之胚。
戢戢竞秀发,翩翩绝嫌猜。
恍然徙倚间,浩荡心胸开。
境界适何许,次第分隅隈。
高足超日观,涂如下离堆。
四顾始无间,忽觉惊初雷。
有形均难悉,无物非蒿莱。
却应求仙源,失路迷天台。
波臣复笑屈,市门徒德梅。
庶几未始得,掇拾同举杯。
攘袂即千古,一醉姑相媒。
人面亦相映,龙山应独赏。
却因清淡中,艳异尤堪尚。
靖节篱下吟,幽怀忽驰想。
武林溪上游,芳容若迎望。
妙本自无二,佳名谁有两。
辨事惟赖香,根蒂岂容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