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岗头孤凤飞,翰林万族惊且啼。
桐江得树一栖息,足以慰我饥渴思。
飘然径度烂柯去,再仪天陛来何时。
子今追逐一何远,所期不负平生知。
独惭托我非所任,泌水洋洋难疗饥。
夜光明月要人识,而我何知和与隋。
端人择友必有取,定交从此夫何疑。
长安绿槐十二街,五都游客争奔驰。
咄哉掉臂不肯住,来同圣路乘坚肥。
嗟余旧学荒已久,安能扣击探玄机。
世事举目已可知,淹留此土终何为。
苕溪一曲搅归梦,与子共赋临流诗。
千仞岗头孤凤飞,翰林万族惊且啼。
桐江得树一栖息,足以慰我饥渴思。
飘然径度烂柯去,再仪天陛来何时。
子今追逐一何远,所期不负平生知。
独惭托我非所任,泌水洋洋难疗饥。
夜光明月要人识,而我何知和与隋。
端人择友必有取,定交从此夫何疑。
长安绿槐十二街,五都游客争奔驰。
咄哉掉臂不肯住,来同圣路乘坚肥。
嗟余旧学荒已久,安能扣击探玄机。
世事举目已可知,淹留此土终何为。
苕溪一曲搅归梦,与子共赋临流诗。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孤凤翱翔千仞岗头的景象,引发翰林百鸟的惊叹与哀啼。诗人感慨自己如孤凤般在仕途上漂泊,暂借桐江之畔栖身,聊以慰藉内心渴望。他期待着重返朝廷,但又感叹时运不济,自愧未能胜任重任。诗人引用“泌水”意指困境难以解脱,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认为真正的知己会选择并信任自己。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长安繁华的景象,以及自己不愿停留于世俗,而是追求圣贤之道的决心。他自谦学问荒疏,难以深入探讨深奥的道理,感叹世事易见,但仍不知所终。最后,诗人被苕溪的流水触动归乡之情,愿与友人一同临流赋诗,寄托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