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其一》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其一》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懿范存遗诏,香尘守浣衣。

中天扶日上,西邸引龙归。

方慰人寰望,那知辇路非。

仁恩和夜月,千古在慈闱。

(0)
鉴赏

这首挽辞以哀悼的基调,表达了对钦慈宪肃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首句“懿范存遗诏”,赞颂了皇太后遗留下的高尚典范与教诲,暗示其道德风范深远影响后世。接着“香尘守浣衣”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皇太后的逝世比作香尘覆盖于浣洗衣物之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地描绘了其离世的场景。

“中天扶日上,西邸引龙归”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中天扶日上,象征皇太后如同太阳般照亮人间,引领国家前进;西邸引龙归,则暗指皇太后引导着国家的未来,如同龙引领着国家的兴盛。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皇太后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也寄托了人们对她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

“方慰人寰望,那知辇路非”则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逝世的震惊与惋惜,原本以为她会继续为人民带来安慰与希望,却没想到她已经离开了人世。这句中的“辇路非”暗示了皇太后逝世的事实,使得整个挽辞充满了悲痛与不舍的情绪。

最后,“仁恩和夜月,千古在慈闱”两句,以夜月比喻皇太后的仁爱与恩泽,如同永恒的月光,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即使在千年之后,她的仁慈与母爱仍将在人们心中永存。这一结尾不仅升华了主题,也表达了对皇太后无尽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钦慈宪肃皇太后的崇高评价与深切怀念,是宋朝文学中悼念皇室成员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兰江仁智亭

兰江江上亭,仁智称为名。

山色晓争出,水光秋更清。

微风飘复断,好鸟过还鸣。

曾伴陶公醉,叠闻渔唱声。

(0)

宝华岩

宝色晴光合,浮岚薄翠微。

天开今觉路,洞锁古神扉。

淡拂山僧帽,闲随野客衣。

日斜凉吹起,林壑更依依。

(0)

霜天晓角.送林兴国之任

楚天风色。一夜波翻雪。

舣岸锦帆不度,天有意、且留客。鼓声吹取急。

离觞须举白。看去芳菲时候,日边听、好消息。

(0)

水调歌头·其三奉饯冠之之行

佳客志淮海,贱子设樽罍。

楚江昨夜清涨,短棹已安排。

休问南楼风月,且念阳台云雨,几日却重来。

银烛正凝泪,画鼓且休催。彩云飞,黄鹤举,两徘徊。

林泉归去高卧,回首笑尘埃。

我唱更凭君和,君起谁同我舞,莫惜玉山颓。

他日扬州路,散策愿相陪。

(0)

跃马西湖

晓来何事到湖西,风急飞红衬马蹄。

望信只愁秋雁断,爱春还恨早莺啼。

山连楼阁云容重,水浸栏干月影低。

归棹采菱重惜晚,一声歌过绿杨堤。

(0)

步月池

灯火黄昏尽,无家不掩门。

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

树影纵横见,蛙声杂遝闻。

幽人思正苦,独坐更难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