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获奇香四百年,散花从此遍诸天,支那奇字来何处?
絮问蔫烟说药烟。
创获奇香四百年,散花从此遍诸天,支那奇字来何处?
絮问蔫烟说药烟。
这首诗《续怀人诗(其一)》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外交家,他的诗歌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展现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创获奇香四百年”,开篇即以“奇香”为题,寓意深远,暗示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四百年的跨度,既是对时间的强调,也是对创造者不懈追求的赞美。这句诗仿佛在告诉我们,有一种香气,历经四百年而不衰,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穿越历史长河,依然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散花从此遍诸天”,紧承上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奇香”的扩散过程。花开花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而“遍诸天”则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意象的范围,将香气的传播推向了宇宙的广阔空间。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类文明、思想、情感等非物质元素能够跨越地域、时间界限,影响和触及每一个角落的深刻思考。
“支那奇字来何处?”这一句中的“支那”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这里的“奇字”指的是具有独特意义或风格的文字。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这种独特的文字或文化元素从何而来?这不仅是对文字起源的探索,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孤立的过程,而是通过交流、融合、创新而不断丰富和演变的。
“絮问蔫烟说药烟。”最后一句以“絮问”起头,似乎是在提出疑问,随后通过“蔫烟”和“药烟”的形象比喻,给出了答案。这里,“蔫烟”可能象征着某种萎靡不振的状态,而“药烟”则暗示着通过药物或某种治疗方法可以恢复生机。整体来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面对困难、寻求解决之道的思考,同时也暗含着对于文化、思想等精神层面的滋养与复兴的期待。
综上所述,《续怀人诗(其一)》通过巧妙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黄遵宪对于文化、历史、生命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独到的洞察与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奇香”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深刻反思。
三苏皆天人,著作浩篇简。
少读鬓成丝,苦恨生何晚。
人言筦库卑,我自得疏散。
春风牵衣裾,兴发无近远。
禅堂俨真容,光炯破昏眼。
父子也而处,天畀岷峨产。
扬马争轨躅,孔孟发关键。
日月有尽时,斯文未埋铲。
邪说入人深,风俗颓莫返。
招得戎马来,中原恣蹂践。
缅思药石言,祸患已先见。
安得起其灵,一副苍生愿。
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
堕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
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
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
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
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
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
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
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
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
见我辄倾倒,清音听明铎。
马队骧天骥,鸡群昂野鹤。
新诗续风骚,久矣无此作。
词锋敏而锐,百献敢一酢。
愿君偃戈矛,使我坚城郭。
中虚道自来,大信本不约。
养兹百鍊金,劫火难销铄。
心法两俱忘,无解亦无缚。
参乎一以贯,回也不改乐。
富贵何足云,侯门空赭垩。
《和于子仪观见赠二十韵》【宋·郭印】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堕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见我辄倾倒,清音听明铎。马队骧天骥,鸡群昂野鹤。新诗续风骚,久矣无此作。词锋敏而锐,百献敢一酢。愿君偃戈矛,使我坚城郭。中虚道自来,大信本不约。养兹百鍊金,劫火难销铄。心法两俱忘,无解亦无缚。参乎一以贯,回也不改乐。富贵何足云,侯门空赭垩。
https://shici.929r.com/shici/pRbiuep2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