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辇曾闻天上过,千官扈从驻滦河。
万方喜见车书混,四海宁知战伐多。
杳杳归心随白雁,萧萧残照落苍波。
春风麦秀愁难尽,回首悲歌可奈何。
玉辇曾闻天上过,千官扈从驻滦河。
万方喜见车书混,四海宁知战伐多。
杳杳归心随白雁,萧萧残照落苍波。
春风麦秀愁难尽,回首悲歌可奈何。
这首明代诗人吴世忠的《追昔》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通过追忆过往的皇权盛况和战争痕迹,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首联“玉辇曾闻天上过,千官扈从驻滦河”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暗示了昔日的荣光。接着,“万方喜见车书混,四海宁知战伐多”两句,通过百姓的喜悦反衬出战争的频繁,揭示了历史的复杂与沉重。
“杳杳归心随白雁,萧萧残照落苍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归乡之情,如同白雁南飞,夕阳西下,画面凄凉,寓示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春风麦秀愁难尽,回首悲歌可奈何”,春天的丰收景象反而引发了诗人的无尽忧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无法改变现状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武君非画师,胜槩饱胸臆。
太华五千仞,驱写入盈尺。
飞泉峰顶来,落我松下石。
清风忽吹散,琴上溅馀滴。
呼儿急写之,指下淋漓湿。
未知责子翁,颇复有此适。
何时图中人,真作林下客。
青山不违人,但恐富贵逼。
勇退良独难,此愿谁能必。
向来燕赵閒,逆旅拜真逸。
儿时弄琴者,天涯老相识。
俛仰四十年,父子埋双璧。
卷中题诗人,十九已仙籍。
年光飞鸟过,纸上但陈迹。
对此还自伤,何事为物役。
还丹日月迟,白首光阴疾。
文章真小技,身外皆长物。
拂衣归去来,莲峰入心碧。
九日独何日,高怀无与娱。
仰视天宇清,倏见飞鸿孤。
哀呜呼其群,相望渺江湖。
岂不念亲友,林閒置尊壶。
不醉慎毋归,且莫歌骊驹。
今日不为乐,奈此岁将徂。
风霜艳黄菊,兴与南山俱。
此时如不采,但恐随樵苏。
日暮登吹台,苍茫望八区。
翻然念乡国,北望一长吁。
溪桥泉石想佳哉,欲去迟迟首重回。
不道西庄閒处士,胡床虚左待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