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何心分布置,龙蟠文水耸文踪。
护屏端拱舒长揖,缩嶂将来敛逊容。
势接崔巍征德厚,望回华表挹文崇。
古云人杰完光岳,参运弘开跨粤东。
天地何心分布置,龙蟠文水耸文踪。
护屏端拱舒长揖,缩嶂将来敛逊容。
势接崔巍征德厚,望回华表挹文崇。
古云人杰完光岳,参运弘开跨粤东。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作者对天地造化和人文道德的深刻感悟。
首联“天地何心分布置,龙蟠文水耸文踪”以天地的布局为背景,以龙蟠曲绕的山峦和文水(文雅之水)的流淌为形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里的“龙蟠”不仅指山峦蜿蜒曲折,也暗含着龙的尊贵与吉祥之意,象征着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文水”则寓意着水流的文雅与清秀,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自然之美。
颔联“护屏端拱舒长揖,缩嶂将来敛逊容”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形态与动态美。山屏如同守护者一般,端庄地拱卫着这片土地,展现出一种恭敬的姿态。而“缩嶂”则是山峰在远处逐渐缩小,仿佛是在向更远的地方退让,展现出谦逊的风范。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间的和谐与秩序。
颈联“势接崔巍征德厚,望回华表挹文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道德联系起来。山势的高峻与厚重象征着道德的深沉与广博,而回望华表(古代用于标志道路或纪念的石柱)则寓意着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与崇敬。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尾联“古云人杰完光岳,参运弘开跨粤东”总结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人杰(杰出人物)对于塑造山河、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性。这里的“光岳”指的是山岳,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光辉成就。而“参运弘开跨粤东”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杰出人物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对整个地区乃至更广阔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文精神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天地造化与人文道德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
簧如巧言语,于道盖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
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
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生。
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
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
使君蓬莱仙,弭节归赤城。
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
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
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
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
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
朅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
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
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