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山亭》
《三山亭》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山亭下水悠悠,山耸潮平地欲浮。

草木秀多穷海角,栋梁高处压鳌头。

莫辞樽俎金船夜,曾驻旌旗玉帐秋。

好景眼前题不尽,恍然神鬼在瀛洲。

(0)
翻译
三山亭下的水面悠远流淌,山峰挺立潮水平静,仿佛地面都要漂浮起来。
草木繁茂直至海边的尽头,高大的屋梁仿佛要压过海中的巨鳌头。
不要推辞夜晚的宴饮欢聚,这里曾是金船载酒、玉帐驻军的战场。
眼前的美景难以描绘完尽,让人恍惚觉得神鬼仙人就在瀛洲之上。
注释
三山亭下:指一个位于三座山之间的亭子。
水悠悠:形容水流缓慢而深远。
山耸潮平:山峰直立,海面平静。
地欲浮:形容地面似乎要被水淹没的错觉。
草木秀多:草木繁茂。
穷海角:偏远的海边。
栋梁高处:建筑物的顶部。
压鳌头:比喻屋梁之高超过周围环境。
莫辞:不要推辞。
樽俎:古代盛酒和肉的器具,泛指宴席。
金船: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比喻宴会。
夜:夜晚。
曾驻:曾经驻扎。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
玉帐:用玉装饰的军帐。
好景:美好的景色。
题不尽:描绘不完。
恍然:忽然,仿佛。
神鬼: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鬼怪。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山亭下的壮丽景色,水波荡漾,山势巍峨,仿佛潮水与地面齐平,暗示着大海的广阔无垠。诗人赞美了这里的草木繁茂,直至海角尽头,以及建筑的雄伟,如栋梁高耸直逼天际,似乎压住了海中的鳌头。夜晚,金船载酒,旌旗飘扬,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而玉帐秋意则让人联想到过往的征战岁月。诗人感叹美景无数,难以尽数,最后以瀛洲仙境般的感慨收尾,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深深赞叹和对历史神话的遐想。整体上,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情于景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种花二首·其一

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

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馀。

(0)

冬至雪二首·其一

一气潜萌九地中,雪花微落四无风。

初阳便有回天力,宿瘴徐看卷地空。

家酿再投犹恨薄,官酤多取定无功。

时人浅陋终无益,径就天公借一丰。

(0)

卜居

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千年尚有台。

谁为绕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

囊资只数腰金在,归计长遭鬓雪催。

欲就草堂终岁事,落成邻舍许衔杯。

(0)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二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

高楼一闭三十日,遥忆岩头种药翁。

(0)

窃忆旧游再赋一篇

早见登龙夺锦标,继联官契仕蒙谯。

雕章屡爱函京作,宰树常论故国乔。

久叹徊翔淹禁阁,方欣良直赞清朝。

前篇谩约林泉访,祗恐群公赋反招。

(0)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其一宿明真观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

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

閒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

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