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德莹弟二首·其二》
《寄德莹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洞庭秋水望中天,侧目飞鸿断复连。

得句信知神入梦,浇愁不惯酒中仙。

秋风白发欺来日,夜雨青灯忆往年。

用拙不妨消息好,关山明月两茫然。

(0)
注释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专注或出神。
飞鸿: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神入梦:指灵感或梦境中的启示。
酒中仙:比喻善于饮酒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秋风白发:秋天的风使头发更显苍白,暗示岁月流逝。
青灯:古时照明用的油灯,常与夜晚、孤独联系。
消息:这里指诗人的创作状态。
关山:泛指远处的山岭,象征着距离和阻隔。
明月:象征着思乡之情和远方的希望。
翻译
在洞庭湖的秋水边遥望天空,侧目间看见鸿雁时断时续地飞翔。
灵感涌现,我深信那是神灵入梦的启示,但借酒浇愁却不是我的习惯。
秋风吹过,使我这满头白发更加醒目,夜晚的雨滴和青灯下,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即使我笨拙,也无需为此担忧,因为远方的关山和明亮的明月都显得那么遥远模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寄德莹弟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洞庭秋水望中天”,以洞庭湖的秋水作为背景,展现了辽阔的天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侧目飞鸿断复连”则描绘出远处飞鸿断续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限的思念。

“得句信知神入梦”,表明诗人通过书信了解弟弟的情况后,便能安心进入梦乡。“浇愁不惯酒中仙”则是说尽管有酒可以暂时忘却忧愁,但诗人并不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来麻醉自己。

“秋风白发欺来日”,秋风吹过,感觉时间在悄然流逝,让人的头发也因此变白,这是对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夜雨青灯忆往年”则是在夜雨中点亮灯火,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用拙不妨消息好”,即便生活贫困,也不妨碍于传递好的信息或是美好的祝愿。“关山明月两茫然”则是表达诗人对于远方弟弟的思念之情,尽管关山与明月之间相隔遥远,但心灵上的联系却始终如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递了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感和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迈陂塘

碧濛濛、画纱一桁,离筵算坐今夕。

催人何处骡铃响,却是丁东檐铁。情忍说。

略灌醒香芽,早又东君别。去春时节。

记笛尾商歌,杯心酌梦,抱燕坐花寂。

拚沉醉,漫唱渭城三迭。看来眉黛都结。

晓凉逼上帘云碎,残月一丝如发。天水阔。

但提说明朝,未去愁先绝。芳华易歇。

恐门巷重寻,飘桐断蕙,一样付鶗鴂。

(0)

貂裘换酒.登挂雾山绝顶

青柱天门笏。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

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

浩唱与、樵风相答。

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

潮紫翠,荡烟色。十干尘事归棋劫。

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十二水帘低不捲。

淡碧一层松樾。约梦里,来寻仙迹。

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

河汉影,绕衣活。

(0)

入郡城之寓庐守寓者已绝粮三日

破书无鬻地,贷籴亦无邻。

死且慰谁托,吾嗟累汝身。

釜空窥鼠粒,案有蹴乌尘。

且拔园隅蕨,抽篱代火薪。

(0)

同厉志罗以智苏惇元叶元阶游七宝山登大观台作三章·其二

搜烟入虚壑,灵草多菌芝。

日霜未相蚀,经秋含绿蕤。

天光细如线,宛转岩隙垂。

翔禽影忽掠,人语虚无吹。

通明达真地,意坦行忘危。

崖藓触巾帽,碎影还扑衣。

径转得平壤,四望空所依。

峰峦尽低俯,不顾流云驰。

窥林见城郭,或疑人民非。

安得驾麋鹿,乔佺共遨嬉。

(0)

石屋洞

积磴风箨堆,涩壁水藓痕。

道士已仙去,但守青鹤魂。

雕光不能閟,凿劫先乾坤。

削作匏壶圆,穹盖如覆盆。

古茑铁色瘦,牢繫虞渊根。

蝠翼炯照面,于此衍礽孙。

不擢地脉秀,谁识天象尊?

愿敞玉延宴,挹斗当瑶樽。

(0)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三

叩门南巷生,袖卷来问诗。

愿尔北宫黝,莫作东家施。

末流竞雄骏,驰骋无室归。

安炉不辨丹,苦摭秦皇灰。

违古有所是,守古有所非。

置足云雾中,升陨争几希。

但要数人信,何惜千人疑?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