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
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
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
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青苍秀色未渠央。
台榭半消亡。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
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
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
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
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
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
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青苍秀色未渠央。
台榭半消亡。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
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
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
这首元代张雨的《木兰花慢·和马昂夫》是一首山水抒怀之作,通过对桐君山水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向往。开篇“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雨中山水的宁静与灵动,仿佛能听见雨滴打在水面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接着,“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回忆起往昔泛舟的经历,烟雾缭绕的村庄、夜晚的渡口和石桥,这些细节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记忆。而“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即使在梦中,友人的书信也搅扰了他的平静。
“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转而描绘了钓台的景色,小山、丛桂和秋香,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青苍秀色未渠央。台榭半消亡”感叹时光流逝,自然景色虽美,但人事已非。
“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山林的愿望,希望能像古代隐士那样过上与鸥鸟为伴的渔樵生活。结尾“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再次强调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期待有一天能实现这一梦想。
最后,“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以浮丘仙伯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对超脱尘世、逍遥自在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未知远方的向往,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
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
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
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