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
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
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
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
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
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
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别李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两句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庭院景象,其中“蓂”指的是一种开花的草本植物,“瑶砌”形容石头堆砌成的小山或小丘,有如玉石一般,“丛兰”则是指兰草丛生,芳香四溢。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情感的珍视和对彼此间支持的渴望。在这里,“高位”指的是地位或身份,而“幽姿”则是形容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美好。
接下来的“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贵和对物质生活的超然。这里的“鲍叔”可能是指某位朋友,“知我贫”表明他了解诗人的贫穷,而“烹葵”则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表示即便是简单的饮食,也能感受到友情的深厚。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进一步强调了对朋友之间承诺和信任的重视。这里的“半面”可能指的是短暂的相处时光,“契始终”则是承诺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坚守,而“千金比然诺”则形容即便是用千两黄金来衡量,也无法与这种信誓所重。
诗中间的“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一句,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感慨。它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苦乐参半的宿命。
接着,“但感游子颜, 又值馀英落”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情景。“游子”指的是远行的人,而“馀英落”则是形容秋天落叶的景象。这里诗人感叹朋友离去,同时也感受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
最后,“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四句,则以壮观的自然景象来烘托离别的情绪。“秦树”指的是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的树木,“缑山鹤”则形容远去的鹤声,而“日暮分手归”则是描写朋友在黄昏时分手告别的场景,最后“杨花满城郭”则是用杨花飘落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
恨炎天,梅花少雪,凝脂未肥白。
玉寒珠热,似倒挂南枝,幺凤无力。
古人欲寄春消息。踯躅那忍摘。
怕蛱蝶、食残黄蕊,团香归粉翼。
仙姿亦复苦愁侵,怜他消受甚,神伤姑射。膏沐少。
天然好、免污颜色。
飞琼女、月中不辨,缟衣冷、相要同片石。
唤翠羽、啾嘈歌罢,天明愁寂寂。
马嘶不出。边风起、声含一片悲篥。
白榆叶尽,黄榆又落,总成萧瑟。长城已失。
但千里、龙沙没膝。苦无人、绵羊空白,烧取作朝食。
来往阴山下,笑接阏氏,醉听兜勒。
蔡姬在否,剩胡笳、曲传多拍。
暂返云中,待祠天、还来作客。
恨边长,出塞入塞少羽翼。
高馆灯如绣。屈指算、摄衣登座,放颠时有。
惯骂孟尝门下客,无过鸣鸡盗狗。
吾宁与、灌夫为友。
曾被两行官伎哂,玳筵前、一片喧声透。
香醪泼,污红袖。欢场百戏鱼龙吼。
却何来、败人意兴,难开笑口。
自顾无聊惟直视,夺得鸾篦搔首。
叱若辈、何堪秪候。
事后极知余谬误,恰流传、更有黄冈叟。
疏狂态,谁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