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凄凉犯》
《凄凉犯》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凄凉犯

马嘶不出。边风起、声含一片悲篥。

白榆叶尽,黄榆又落,总成萧瑟。长城已失。

但千里、龙沙没膝。苦无人、绵羊空白,烧取作朝食。

来往阴山下,笑接阏氏,醉听兜勒。

蔡姬在否,剩胡笳、曲传多拍。

暂返云中,待祠天、还来作客。

恨边长,出塞入塞少羽翼。

(0)
鉴赏

这首《凄凉犯》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此词描绘了边疆之地的荒凉与凄冷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物活动的叙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开篇“马嘶不出”,以马的沉默反衬出边地的寂静,接着“边风起、声含一片悲篥”一句,将边塞的风声与悲凉的乐声结合,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随后,“白榆叶尽,黄榆又落,总成萧瑟”四句,通过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寂寥。

“长城已失。但千里、龙沙没膝”两句,以长城的残破象征国家边防的衰败,而“龙沙没膝”则形象地描绘了沙漠的广阔与深邃。接下来,“苦无人、绵羊空白,烧取作朝食”一句,通过描述边民的生活状态,揭示了边疆地区资源的匮乏与生存的艰难。

“来往阴山下,笑接阏氏,醉听兜勒”几句,描绘了边塞人民的生活场景,既有欢笑也有忧愁,展现出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寻求慰藉的一面。其中,“笑接阏氏”可能指的是边塞女子的陪伴,“醉听兜勒”则可能是饮酒后聆听边塞特有的音乐,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孤寂与疲惫。

最后,“蔡姬在否,剩胡笳、曲传多拍”两句,提到蔡文姬的故事,借以表达对边塞文化的传承与怀念。“暂返云中,待祠天、还来作客”则表达了边塞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恨边长,出塞入塞少羽翼”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边疆遥远、难以逾越的感慨,以及对能够展翅高飞、自由穿梭于边塞内外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边疆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边疆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边疆文化传承的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挽曾秬

忆昔垂髫见我初,英英气宇陋童乌。

谁知白玉楼徵记,遽使丹山凤失雏。

讣入庭闱深慨惜,诗传朝野共嗟吁。

何由高擘匡庐石,为勒遗文立墓隅。

(0)

赏菊·其二

为尔多情数举觞,七人对此兴偏长。

日临佳色通青琐,风引清香散玉堂。

已喜四民皆暇豫,更看百辟尽才良。

自惭老去成疏懒,未信餐英力更强。

(0)

题刘副使父寄绵诗后

官路思亲日似年,未寒先寄洛中绵。

衾温不用炉煨酒,衣煖偏疑座有毡。

春透茧窝宜早起,香生燕寝足安眠。

诗成犹自怜轻费,翻笑何曾食万钱。

(0)

元夕赐观灯·其二

节临三五雪初融,百尺峰峦接碧空。

十二楼台春浩浩,九重宫阙月溶溶。

凤笙龙管祥光外,珠树银花紫雾中。

再拜嵩呼祈圣寿,年年庆赏万方同。

(0)

舟中杂兴·其十五

山海包齐国,龟蒙尽鲁田。

济流深入地,岱岳上齐天。

野树春云合,州城晓雾连。

胜游方自此,乘兴未言旋。

(0)

龙潭八景为曾侍讲赋·其八武城弦歌

名家继昔贤,遗教已千年。

礼向鄹人问,书从孔氏传。

横琴清夜月,高咏暮春天。

予亦狂歌者,空怀泗水边。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