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馆灯如绣。屈指算、摄衣登座,放颠时有。
惯骂孟尝门下客,无过鸣鸡盗狗。
吾宁与、灌夫为友。
曾被两行官伎哂,玳筵前、一片喧声透。
香醪泼,污红袖。欢场百戏鱼龙吼。
却何来、败人意兴,难开笑口。
自顾无聊惟直视,夺得鸾篦搔首。
叱若辈、何堪秪候。
事后极知余谬误,恰流传、更有黄冈叟。
疏狂态,谁甘后。
高馆灯如绣。屈指算、摄衣登座,放颠时有。
惯骂孟尝门下客,无过鸣鸡盗狗。
吾宁与、灌夫为友。
曾被两行官伎哂,玳筵前、一片喧声透。
香醪泼,污红袖。欢场百戏鱼龙吼。
却何来、败人意兴,难开笑口。
自顾无聊惟直视,夺得鸾篦搔首。
叱若辈、何堪秪候。
事后极知余谬误,恰流传、更有黄冈叟。
疏狂态,谁甘后。
这首《贺新郎·自嘲》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赠苏昆生的韵律和杜于皇的风格,自嘲其疏狂之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词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自我反思。
“高馆灯如绣”,开篇即以华美的景象设喻,暗示词人的生活场景虽显赫,但内心却充满孤独。“屈指算、摄衣登座,放颠时有”,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词人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尊贵的场合也敢于放纵自我。“惯骂孟尝门下客,无过鸣鸡盗狗”,以历史人物孟尝君的门客为对比,讽刺自己虽不拘小节,但并非无理取闹。“吾宁与、灌夫为友”,灌夫是汉代豪侠,此处词人自比,表明自己宁愿与豪侠为伍,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曾被两行官伎哂,玳筵前、一片喧声透”,描绘了词人在宴会上因言行举止而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和喧扰。“香醪泼,污红袖”,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混乱场面,词人酒醉失态,弄脏了女子的衣袖。“欢场百戏鱼龙吼”,形容宴会上各种娱乐活动喧嚣不已,词人难以静心享受。“却何来、败人意兴,难开笑口”,指出这些喧闹的场面破坏了原本的欢乐氛围,让词人无法开口笑谈。“自顾无聊惟直视,夺得鸾篦搔首”,词人面对这样的环境,只能直视前方,试图找到一丝安慰,甚至用鸾篦(古代妇女梳头用的梳子)搔首自慰。“叱若辈、何堪秪候”,对周围的人发出质问,表达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不满。“事后极知余谬误,恰流传、更有黄冈叟”,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错误,同时暗指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人物,如黄冈叟,以此自嘲。“疏狂态,谁甘后”,最后表达了对自己疏狂行为的自省,同时也暗示这种状态并非他所愿,而是外界环境所致。
整首词以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词人对自身性格和行为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语言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陈维崧作为清代词坛大家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