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花塘外老渔家,夜夜湖边倚钓槎。
打起秋风鱼数尾,调羹尽可荐胡麻。
荻花塘外老渔家,夜夜湖边倚钓槎。
打起秋风鱼数尾,调羹尽可荐胡麻。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渔家夜晚钓鱼情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荻花塘外老渔家,夜夜湖边倚钓槎"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的画面:在荻花丛生的塘边,有一位年迈的渔翁,每个夜晚都坐在湖边,倚靠着自己的渔船,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这里的"老渔家"和"夜夜"传递出一种悠久而安逸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的两句"打起秋风鱼数尾,调羹尽可荐胡麻"则是对这位渔翁收获的一种展示。"打起秋风"意味着秋天的微风中带有一丝凉意,而渔翁在这样的夜晚也能捕捉到几条鱼。"调羹尽可荐胡麻"表明这些鱼足以供应家中的餐食,并且还可以用来制作美味的菜肴,推荐给邻里之间互相馈赠的佳肴。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赞美。这种淡泊明志、乐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操,也是这类田园诗特有的韵味所在。
常娥偕婺女,万里玉京会。
云璈阕未终,莫霭黯愁对。
真人一謦欬,开阖随霁晦。
寒波扬广廷,清光一年最。
顷刻人间世,银色化诸秽。
法士屏杯杓,痴儿恋珍贝。
皆言此宵乐,复欲何时醉。
蟾宫正植璧,星潢亦委佩。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
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
纵横远山出,隐见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对局不回顾。
石泉杂风松,入耳如暴雨。
不闻人世喧,自得山中趣。
何人昔相遇,图画入纨素。
尘埃依古壁,永日奉樽俎。
隐居畏人知,好事竟相误。
我来再三叹,空有飞鸿慕。
逝将从之游,不惜烂樵斧。
虚堂竹丛间,那复厌竹远。
风庭响交戛,月牖散凌乱。
尚恐昼掩关,婵娟不长见。
中堂开素壁,萧飒起霜干。
随宜赋生意,落笔皆葱茜。
根茎杂土石,枝叶互长短。
依依露下绿,冉冉风中展。
开门视丛薄,与此终何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