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拨棹歌·其十五》
《拨棹歌·其十五》全文
唐 / 德诚   形式: 词  词牌: 渔歌子

独倚兰桡入远滩,江花漠漠水漫漫。

空钩线,没腥膻,那得凡鱼都上竿。

(0)
翻译
独自划着兰花装饰的船桨进入遥远的沙滩,
江边的花朵稀疏,水面浩渺无边。
注释
兰桡:兰花装饰的船桨,形容船的雅致。
远滩:遥远的沙滩,指江边远处的陆地。
漠漠:形容江花稀疏,零落的样子。
漫漫:形容水面广阔无际。
空钩线:空荡荡的钓鱼线。
腥膻:鱼的腥味和鱼饵的气味。
那得:怎能,表示出乎意料或不可能。
凡鱼:一般的鱼,非特指珍贵或稀有的鱼。
都上竿:全部被钓上来,暗示没有鱼上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独自站在船上,靠着兰木制成的船桨,望向远处的沙滩。江水和花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开阔而迷人的景色。诗人使用“漠漠”来形容江水的辽阔,“漫漫”则表达了水天相接、无边无际的意境。

“空钩线,没腥膻,那得凡鱼都上竿。”这几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垂钓的情景。钩是用来钓鱼的工具,但这里却说“空钩”,意味着没有捕捉到鱼。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渔夫艰辛劳作的同情,也可能只是在表达一种悠闲自得、不以物喜的田园生活态度。“没腥膻”指的是水中的鱼儿已经被钓走,剩下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鱼。最后,“那得凡鱼都上竿”则是诗人对现实中渔夫辛勤劳作却难以捕获好鱼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钓鱼情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心态。

作者介绍

德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上赵相公·其二

彻骨清贫颇自怜,生涯淡薄只随缘。

搜罗景象画多趣,抖擞襟期诗几篇。

毛颖漫供烟雨耒,石泓聊当稻粱田。

化炉倘赐甄陶意,便是人生际遇年。

(0)

朱侍郎致仕南归上特锡宴于玉津园仍诏两制三馆并预其会以伸祖送辄赋诗美之

征轮轧轧出皇都,行路咨嗟贤丈夫。

天子特令供祖帐,国门聊且驻骊驹。

旧僚送别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壶。

下诏已闻推异礼,乞言犹自渴嘉谟。

冯公不是沉郎署,贺老缘何归鉴湖。

明主恩深若为舍,梦魂应绕博山炉。

(0)

初秋夜坐

明河如练出城隅,朱火西流暑气徂。

顾兔一轮浮月桂,流萤数点入烟芜。

迢迢宫漏传银箭,淅淅天风下白榆。

岸帻微吟自忘寐,披衣閒起绕庭梧。

(0)

无为军王从事

奏牍曾蒙乙夜观,擅场文价在金銮。

貂裘岁久京尘暗,鹢路风高旅翮残。

取酒黄金都已尽,食鱼长铗更须弹。

时清水国无书檄,谁见挥毫一据鞍。

(0)

糟蟹六言二首·其一

霜前不落第二,糟馀也复无双。

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

(0)

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

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

黄河动地万壑雷,却与太行相趁来。

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

乃是丘迟出塞归,赠我大轴出塞诗。

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过故东京到北京,泪滴禾黍枯不生。

誓取胡头为饮器,尽与遗民解魋髻。

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呜咽山风悲。

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归行李。

君不见晋人王右军,龙跳虎卧笔有神。

何曾哦得一句子,自哦自写传世人。

君不见唐人杜子美,万草千花句何绮。

祗以诗传字不传,却羡别人云落纸。

莫道丘迟一轴诗,此诗此字绝世奇。

再三莫遣鬼神知,鬼神知了偷却伊。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