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牍曾蒙乙夜观,擅场文价在金銮。
貂裘岁久京尘暗,鹢路风高旅翮残。
取酒黄金都已尽,食鱼长铗更须弹。
时清水国无书檄,谁见挥毫一据鞍。
奏牍曾蒙乙夜观,擅场文价在金銮。
貂裘岁久京尘暗,鹢路风高旅翮残。
取酒黄金都已尽,食鱼长铗更须弹。
时清水国无书檄,谁见挥毫一据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在官场打拼的文人,夜晚独自回忆往昔,当时他在朝廷中颇有地位,能够自由出入皇宫。这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奢华(貂裘、金銮),更是精神上的满足(擅场文价)。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宦海生涯已然黯淡无光,曾经的荣耀被尘埃掩埋。鹢路风高,旅途艰难,不仅是对他个人处境的写照,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
诗中提到的“取酒黄金都已尽,食鱼长铗更须弹”,表明了物质上的享乐已经无法满足他的精神需求,而“时清水国无书檄”则透露出他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最后一句“谁见挥毫一据鞍”,诗人似乎在问世间是否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渴望有人能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才华与抱负。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荣耀的回忆和现状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以及面对物质享乐无法满足心灵需求时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