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骤雨后,瀑落无乾渚。
溪溪吼怒涛,急流涨几许。
石窄岂容舟,相持戒徒侣。
欹侧足未定,齿嗑不得语。
生平慎垂堂,何当此险阻。
辛苦达荒崖,隔峤猿声楚。
深山骤雨后,瀑落无乾渚。
溪溪吼怒涛,急流涨几许。
石窄岂容舟,相持戒徒侣。
欹侧足未定,齿嗑不得语。
生平慎垂堂,何当此险阻。
辛苦达荒崖,隔峤猿声楚。
这首明代诗人戎玠的《涉溪》,描绘了雨后山中溪流湍急、险象环生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野性和生命的坚韧。
诗的开篇“深山骤雨后,瀑落无乾渚”,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暴雨过后山间瀑布倾泻而下的壮丽景象,水珠溅起,连地面都难以保持干燥,营造了一种湿漉漉、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溪溪吼怒涛,急流涨几许”进一步渲染了溪流的汹涌澎湃,仿佛溪水在怒吼,激流翻腾,水位上涨,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不可抗拒。
“石窄岂容舟,相持戒徒侣”两句,诗人通过描述狭窄的岩石间无法容舟,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警惕、小心前行的情景,突出了涉溪过程中的艰难与危险。接下来,“欹侧足未定,齿嗑不得语”形象地描绘了行进中的不稳定状态,脚下的路倾斜不平,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挑战的严峻。
最后,“生平慎垂堂,何当此险阻”表达了诗人对平时谨慎行事的反思,以及对当前所处险境的感慨。尽管经历了如此艰险的涉溪之旅,最终“辛苦达荒崖,隔峤猿声楚”描绘了到达目的地时的疲惫与宁静,远处传来猿猴的哀鸣,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涉溪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坚韧精神,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