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性地颂·其六》
《性地颂·其六》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六言诗  押[屑]韵

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

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

(0)
翻译
生存本就非生存,恐惧消亡何时曾真正消亡。
亲眼所见不如亲耳所闻,口头表达怎比亲身经历。
注释
求生:生存。
本自:本来就是。
无生:并非生存。
畏灭:恐惧消亡。
何曾:何时曾。
暂灭:真正消亡。
眼见:亲眼所见。
耳见:亲耳所闻。
口说:口头表达。
争如:怎比。
鼻说:亲身经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性地颂》(其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探讨了生与灭、感知与表达之间的哲理。开篇“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两句,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追问和理解,提出了一种超脱世间生死观念的思想。这里的“无生”和“不灭”,可以看作是对永恒与瞬息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的“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则转向感知的层面。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的感官(视觉、听觉)和身体部位(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探讨了知识与真理的获取途径。诗人似乎在强调,直接的体验或直觉可能远胜于间接的观察或传闻。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蕴含着对生命哲学和认识论的独到见解。通过这种抽象而又生动的表达,张伯端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不仅是一次美学上的享受,也是一次对人生奥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赠月儿·其八

使君原亦有情痴,何事临岐咏柳枝。

总为五湖秋色好,扁舟久已载西施。

(0)

方处士玄英祠留题·其二

桐江东去是通津,共把奚囊贮陌尘。

却叹长安车满载,总输千古属閒人。

(0)

自广济至濲水舟中即事·其十

峭帆斜日挂危樯,叠鼓呼风亦太忙。

却听舟人话潮信,欲乘新月汎钱唐。

(0)

鄚州北十里为白杨店乃一大泽也水草所钟曰淀余按图经此淀乃唐令鱼君所凿故名鱼君陂统志失考土人传误诗以表之

返照翻林依积淀,危桥卧柳度荒墟。

居人但识鱼为业,不省当年君是鱼。

(0)

小池驿喜晴

霁色初开趁碧蹄,雕鞍未解却频嘶。

青骢亦识游人意,骤向春流洗障坭。

(0)

赠别谢大行友可社丈擢南北部·其一

十载輶轩万里程,闻君久已厌承明。

两都可是无人赋,暂借新词写旧京。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