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四首·其一》
《绝句四首·其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0)
注释
行椒:成行的椒树。
朱老:与下文的“阮生”都是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
阮生:后世常与“朱老”连用成“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
翻译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堂西长笋别开门”一句,描写的是诗人住宅西侧有着长长的竹子,它们似乎独立开启了一道门扉,将外界的喧嚣与自家的宁静隔绝开来。这里,“笋”指的是竹子的嫩尖,即新长出来的竹子,这些竹子形成了一种屏障,既美化了环境,又隐喻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

“堑北行椒却背村”接着描绘的是在土坡(堑)的北边,有着香气浓郁的椒树,它们似乎背对着村落,自成一体。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个幽静、自然的环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心境。

“梅熟许同朱老吃”则是说到了梅子成熟的时候,与朱老(可能是邻里或朋友)一同品尝。这里的“梅”不仅指的是果实,也寄寓着清高脱俗的情怀。而“朱老”很可能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结识的知己,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简单。

最后,“松高拟对阮生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耸的松树有感而发,想要与古代的圣贤阮公(阮籍)进行交流。这里的“松”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寿,而“阮生”则代表了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物,诗人通过这种想象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意趣和精神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将归南城留别高赋亭二首·其一

一上高亭一惨然,飘流无状见风烟。

林泉本是侬家分,衣食刚为此世牵。

流水岭云能自得,樵歌谷响远相连。

来时祇恐禽鱼笑,掩敛南华第一篇。

(0)

十忆.忆博

小阁争筹画烛低,锦茵围坐玉相攲。

娇羞惯被诸郎戏,袖映春葱出注迟。

(0)

叠嶂秋光浅,寒松古韵清。

(0)

玉笥山

亭扁江西太史诗,名垂诗逸几经时。

聿来芹泮三章古,成此花封一段奇。

翠琰影磨峰崒嵂,英辞光动水涟漪。

先生多少凭栏思,寄径蓬山与凤池。

(0)

答宋懋宗寄夔州五十诗三首·其二

五十清诗一段冰,持来恰得慰愁生。

自张壁间行坐看,更教儿诵醉时听。

(0)

留别

桄榔笋白映玉箸,椰子酒清宜具觞。

市井衣裘半夷夏,阴晴朝暮变炎凉。

莫推月色共千里,不寄江南书一行。

无赖笳声上云汉,晓来偏绕九回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