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僇尸李知古,天宝召乱张虔陀。
唐兵莫讨阁罗凤,宋师不踰大渡河。
村村小屋鸡狗少,处处青山豺虎多。
今日安危在诸将,请君听我姚州歌。
景云僇尸李知古,天宝召乱张虔陀。
唐兵莫讨阁罗凤,宋师不踰大渡河。
村村小屋鸡狗少,处处青山豺虎多。
今日安危在诸将,请君听我姚州歌。
这首《姚安醉歌》由明代诗人程本立所作,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与现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将领责任的期待。
首句“景云僇尸李知古”,以“景云”暗指唐朝时期,点出李知古这一历史人物,他因参与叛乱而被处死,隐含了对历史中叛乱者的谴责。接着“天宝召乱张虔陀”,提到天宝年间,张虔陀引发的动乱,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上的动荡与叛乱对国家稳定的影响。
“唐兵莫讨阁罗凤,宋师不踰大渡河”两句,对比了唐朝和宋朝未能征服西南边疆的阁罗凤和跨越大渡河的军事行动,暗示了古代政权在边疆治理上的局限性,同时也反映了边疆地区复杂的政治与地理环境。
“村村小屋鸡狗少,处处青山豺虎多”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荒凉景象,鸡犬稀少,人烟罕至,反衬出自然环境的险恶,预示着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最后,“今日安危在诸将,请君听我姚州歌”一句,直接点明了当前国家安危的关键在于将领们的决策与行动,呼吁人们关注并支持边疆的安全与稳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刻关切,以及对有能力保护国家和平与稳定的将领的期待。
年来如抛梭,不老应不得。
花眼绽红斟酒看,药心抽绿带烟锄。
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
荷翻紫盖摇波面,蒲莹青刀插水湄。
烟黏薜荔龙须软,雨压芭蕉凤翅垂。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遗却白鸡呼喌喌。
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无。
天边有仙药,为我补三关。
世人谁不爱年长,所欲皆非保命方。
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怜。
池塘已长鸡头叶,篱落初开狗脊花。
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
一言感著热铁心,为人剑下偷青娥。
青鬓丈人不识愁。
此女骨为土,贞名不可移。
精灵閟何处,蘋藻奠空祠。
水石生异状,杉松无病枝。
我来方谢雨,延滞失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