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融合了对古圣智慧和勤劳民众生活的赞美与个人内心情感抒发的诗句。开篇“承平苑囿杂耕桑”一句,以“承平”二字暗示了一种祥和安稳的时代氛围,随后“杂耕桑”则勾勒出一个繁忙而又充实的农事景象。
接着,“六圣勤民计虑长”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明君主关心百姓、深谋远虑的赞赏之情。这两句交织出一幅理想与现实并存的画面,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忘历史上的英明统治。
“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这四个字,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水和山为背景,勾勒出一片古朴而又神秘的意境。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两句,则转入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沉思。诗人在这里通过未遇到的美好与已有的寂寞,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无奈与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最后,“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规划。这里“千亩”象征着广阔而又丰饶的土地,“躬帝藉”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最后一句“斜阳寂历锁云庄”,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一种宁静与坚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智慧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