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其三玉津园》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其三玉津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0)
翻译
在和平的园林中混合着耕田和桑树,历代贤君勤于为民考虑长远规划。
碧绿的水流回原来的河道,紫色的坛台高耸在连绵的山岗上。
没有遇到春日莺花烂漫,只能空想稀疏树林中的雪景月光。
何时能亲自耕种这千亩土地,夕阳下寂静的庄园被云雾笼罩。
注释
承平:太平时期。
苑囿:皇家园林。
六圣:指多位贤明君主。
勤民:为百姓辛勤付出。
旧派:原有的河道。
紫坛:可能指代宫殿或祭坛。
迟日:春日。
疏林:稀疏的树林。
躬帝藉:亲自耕作。
云庄:云雾缭绕的庄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融合了对古圣智慧和勤劳民众生活的赞美与个人内心情感抒发的诗句。开篇“承平苑囿杂耕桑”一句,以“承平”二字暗示了一种祥和安稳的时代氛围,随后“杂耕桑”则勾勒出一个繁忙而又充实的农事景象。

接着,“六圣勤民计虑长”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明君主关心百姓、深谋远虑的赞赏之情。这两句交织出一幅理想与现实并存的画面,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忘历史上的英明统治。

“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这四个字,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水和山为背景,勾勒出一片古朴而又神秘的意境。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两句,则转入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沉思。诗人在这里通过未遇到的美好与已有的寂寞,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无奈与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最后,“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规划。这里“千亩”象征着广阔而又丰饶的土地,“躬帝藉”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最后一句“斜阳寂历锁云庄”,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一种宁静与坚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智慧的尊崇。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徐公子徙宅秦淮寄赠

榛隐移新宅,桑情托旧溪。

水声喧户近,山色入檐低。

地僻心从远,观幽物自齐。

思君梦中路,犹识五陵西。

(0)

濑源阡二首·其一

平生怀隐德,奄忽委容仪。

壑记藏舟后,斋经撤瑟时。

刍闻徐孺奠,碑见蔡邕辞。

赠秩兼名里,哀荣并在斯。

(0)

元夕熊子叔抑过集时谪常州

窜后相逢地,那知在旧京。

旅颜灯下改,心事酒中倾。

沙柳非吴苑,江花是晋城。

夫君怀古意,一为驻行旌。

(0)

坐忆

坐忆唐人唱,还惊岁载阴。

寒云下幽径,落日到荒林。

遣兴刘伶酒,宣情叔夜琴。

湘江归卧处,冉冉亦何心。

(0)

秋思

羁客本多忧,江城况属秋。

折腰缘斗粟,浪迹任孤舟。

遇竹啼湘泪,逢兰握楚幽。

乡心将逝水,日夜只东流。

(0)

雪夜访王稚钦投赠二首·其二

倦游东观后,招隐北山前。

不与公卿事,翻多农圃缘。

临池宜有翰,挂壁但无弦。

余亦怀归思,谁能更待年。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