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曲二首为鲁子翚作·其二》
《采莲曲二首为鲁子翚作·其二》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五言绝句

采莲复采莲,水深不得归。

儿饥须母哺,当令阿谁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采莲女在深水中劳作的艰辛生活,以及她们为了家庭不得不承受的牺牲。通过“采莲复采莲,水深不得归”这两句,诗人展现了采莲女在水中的劳作场景,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劳动的艰苦。接下来,“儿饥须母哺,当令阿谁饴?”则揭示了她们面临的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为了家庭的生计,母亲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而孩子却因此饥饿。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也体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和牺牲。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劳动者的困境,以及她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洞察力。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游天童山

避嚣去城市,遣闷在川岑。

遂申独往意,行此无尽林。

松篁俨映郁,苍翠邈深沈。

九陇山已见,三生石可寻。

列障围招提,杰阁俯岖嵚。

池光乱塔影,涧流传声音。

龙化井已竭,虎去泉徒深。

周顾信灵迹,迟留多赏心。

念未委尘妄,事可息烦襟。

即理苟已协,何用恋华簪。

(0)

豫章访旷达不偶题壁

湖上青青万柳条,吹箫曾记醉相邀。

重来相觅不相遇,却驾柴车过市桥。

(0)

秋怀·其一

万壑东归昼夜流,人间自是本无愁。

不悲白骨塌秋井,尚恨华屋归山丘。

此事直须一杯酒,只今何用万里侯。

明朝且可寻黄独,荷锸径往西山秋。

(0)

杂诗五首·其四

閒夜坐中庭,素月流我怀。

鸣琴发玄思,俗音难与谐。

微飔经前楹,徐响正裴回。

欲歌南风曲,听者良已希。

愿言荐清庙,复感凤来仪。

(0)

赋得新月

团团故园月,微钩画云端。

孤舟天际来,湖波正瀰漫。

但念时节流,不畏道途难。

晚树齐弄色,晴飙骤生寒。

归鸟哺高林,稚子迎门欢。

梦中倏先至,相思强加餐。

(0)

虎林玄妙观

琳宫古崔嵬,独㨿山胜绝。

天光垂帝座,照耀金碧色。

修廊接层崖,俯目视深泽。

阴阴木叶暗,石削苍壁冽。

流泉出嵌空,六月洒飞雪。

平生功名谋,洗我肝肺热。

同游得幽人,再拜摩断碣。

兴亡见唐汉,高爽了吴越。

更拟穷幽探,驰景忽西灭。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