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天泼墨,风剪僵云,压高城西北。
夜乌声寂,清晓望,门外千岩俱白。
四乡春雨,可明岁迟来芳陌。
问几村红到梅花,望断灞桥诗客。
一筇思踏峨眉,把天地装成,银样仙国。
松杉盖顶,邀酒伴,群玉峰头吹笛。
燕山风大,想埋尽长安铜狄。
叹两层鹤梦都非,冻尽尧年春色。
寒天泼墨,风剪僵云,压高城西北。
夜乌声寂,清晓望,门外千岩俱白。
四乡春雨,可明岁迟来芳陌。
问几村红到梅花,望断灞桥诗客。
一筇思踏峨眉,把天地装成,银样仙国。
松杉盖顶,邀酒伴,群玉峰头吹笛。
燕山风大,想埋尽长安铜狄。
叹两层鹤梦都非,冻尽尧年春色。
这首诗名为《瑶花·雪》,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赵熙所作。诗中以寒天、泼墨般的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西北高城的冬日景象。"寒天泼墨,风剪僵云,压高城西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雪的厚重与严寒,展现了冬季的肃杀之气。
"夜乌声寂,清晓望,门外千岩俱白",通过夜鸟的静默和清晨满眼的洁白山岩,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宁静与空旷。接下来,诗人借"四乡春雨,可明岁迟来芳陌",暗示了雪后春天的到来,尽管迟到,但生机犹在。
"问几村红到梅花,望断灞桥诗客",诗人想象梅花盛开的村庄,以及远方的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增添了诗的温情与人文气息。"一筇思踏峨眉",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川的向往,以及对超凡仙境的追求。
"松杉盖顶,邀酒伴,群玉峰头吹笛",诗人幻想在银装素裹的山巅,与朋友饮酒吹笛,生活如仙人般逍遥。然而,"燕山风大,想埋尽长安铜狄",又透露出对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叹两层鹤梦都非,冻尽尧年春色",诗人感叹岁月流转,美好的梦想难以实现,连春天的色彩也被冰雪冻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景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未到春归,且从春乐,乐游游宴。
修禊人来,流觞水曲,更沸天弦管。
桃花汛后,华林园外,那有等閒莺燕。
落蛮荒、绮罗裙屐,年少升平俱远。
江湖满地,清明作客,身共时光流转。
琴谱南风,筵开东洛,盛会无缘见。
衰颜白发,排愁无力,空负采兰心眼。
稽故事、金人捧剑,霸图待展。
西崦暮日,扇蔌蔌威棱,万花蔫谷。
冻瓦篆,鸳衾抱,余寒眠足。
塞雁初来,冷讯报、蒹葭江国。
变乱阴晴,讵蛮荒、燕狱同冤,坐看朱夏凋绿。
鹰隼风尘遍地,明月夜、呜咽啼乌遗曲。
葛屦沽春,赏雨输他茅屋。
玉杵云英烂捣,蓝桥路、何缘借宿。
错讶东君,孕冷中、胎结梅花,缕缕梢头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