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
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
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
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
长鲸一奔逃,万网不可得。
平生反掌志,对此空叹息。
亭亭特生杜,道傍皖其实。
孤桐虽良材,弃掷处遐域。
而余竟焉往,呜呼泪沾臆。
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
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
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
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
长鲸一奔逃,万网不可得。
平生反掌志,对此空叹息。
亭亭特生杜,道傍皖其实。
孤桐虽良材,弃掷处遐域。
而余竟焉往,呜呼泪沾臆。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古意》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悲壮的画面。诗中以鸟儿哀鸣西北起兴,象征着主人公对远方或困境的忧虑。他试图捕捉这只鸟,但意识到路途艰难,如同人生中的困厄。浮云映照出他的暮年心境,显示出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感慨。
诗人强调男子汉应有的担当,即使面临生死抉择,也应为国家付出,这与“长鲸一奔逃,万网不可得”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他曾经胸怀大志,如今却只能空自叹息,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自身的命运。
最后,诗人借“亭亭特生杜,道傍皖其实”描绘了一棵孤独的梧桐树,虽然它是上好的木材,却被遗弃在偏远之地,暗喻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李梦阳诗歌的沉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