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曹礼乐竦朝端,忽奏皇华遣豸冠。
五色文章金匮富,九天风露玉壶寒。
江头画舫迎潮去,海上青山立马看。
二十四桥春似锦,飞花不到使君鞍。
东曹礼乐竦朝端,忽奏皇华遣豸冠。
五色文章金匮富,九天风露玉壶寒。
江头画舫迎潮去,海上青山立马看。
二十四桥春似锦,飞花不到使君鞍。
这首诗描绘了苏伯脩以礼部侍郎的身份被派遣至淮东担任宪使的场景。首句“东曹礼乐竦朝端”展现了朝廷中礼仪音乐庄重肃穆的气氛,显示出送行的重要性和受任者的崇高地位。接着,“忽奏皇华遣豸冠”表达了对苏伯脩出使使命的突然和荣耀,用“豸冠”象征公正与清廉。
“五色文章金匮富,九天风露玉壶寒”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金匮寓指丰富的典章制度,玉壶则象征高洁的节操,暗示苏伯脩将面对繁复政务和严峻考验。诗人以“江头画舫迎潮去,海上青山立马看”描绘出送别时的壮观画面,江面画舫随潮水前行,而苏伯脩则在海边驻足远望,显现出其豪迈与决心。
最后,“二十四桥春似锦,飞花不到使君鞍”以江南美景作结,二十四桥如锦绣画卷,然而即使春花烂漫,也未能沾染到苏伯脩的马鞍,暗喻他一心为公,不为世俗所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表达了对苏伯脩出使的赞美和对其高尚品格的期许。
一鹤东北飞,徘徊若返顾。
仙人乘之海外来,衣裳窈窕流云雾。
碧海三山列仙囿,贝宫嵯峨罗万牖。
上临紫极蹑三台,下见瑶京开北斗。
手发玉缄龙虎文,再拜远为尚书寿。
尚书岩岩霍岳姿,身长八尺扬脩眉。
夜悬赤舄星辰侧,昼入银台献纳司。
先皇旧臣尽云卧,尔时出入名声播。
二十馀年列九卿,近日新街参八座。
海内清心秪独知,当朝苦节谁人过。
海门波涛春吐吞,中有桃树盘石根。
千年柯干撑日月,万里枝叶垂昆崙。
观图愿君寿与比,长为梁梀留乾坤。
双燕何翩翾,飞去仍徊翔。
依依止画闺,缱绻鸣东厢。
昔来届阳节,今去易寒凉。
秖恐秋风高,海路多烟霜。
双飞入君户,双栖在君梁。
被蒙君仁惠,弹射不相防。
养雏毛羽成,送雏还故乡。
虽无黄雀报,岁愿巢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