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桃花比旧红。燕昏莺晚为谁慵。
鞦韆门外水西东。
那惜芳踪和柳絮,更无隐语寄芙蓉。
别离真个不相同。
只有桃花比旧红。燕昏莺晚为谁慵。
鞦韆门外水西东。
那惜芳踪和柳絮,更无隐语寄芙蓉。
别离真个不相同。
这首《浣溪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只有桃花比旧红”,以桃花的鲜艳对比往昔,暗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桃花依旧红艳,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沧桑与感慨。
“燕昏莺晚为谁慵”一句,将燕子的迟归、黄莺的倦怠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色彩,仿佛在诉说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这里的“慵”字,生动地刻画了春日傍晚,万物似乎都因时间的流逝而略显疲惫的状态。
“鞦韆门外水西东”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鞦韆(秋千)在门外轻轻摇摆,门外的水流东西向,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与生命的无常。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流动,巧妙地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那惜芳踪和柳絮,更无隐语寄芙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芳踪(美好的足迹)、柳絮、芙蓉(荷花)等意象,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终将随风飘散,如同柳絮般无迹可寻。而“更无隐语寄芙蓉”则可能意味着诗人试图在芙蓉中寻找慰藉或寄托,但最终发现,即便是如此高洁的花朵也无法承载所有的隐秘情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
最后,“别离真个不相同”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别离的独特感受。别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分离,更是心灵上的割裂,每个人面对别离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完全相同。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别离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