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音尊者断声闻,犹似衔枚未战军。
横出一枝来大仰,如今不赋暮天云。
寂音尊者断声闻,犹似衔枚未战军。
横出一枝来大仰,如今不赋暮天云。
这首诗以“寂音尊者断声闻”开篇,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将寂音尊者与断绝声闻的修行境界巧妙结合,隐喻着一种超脱世俗、静心修行的哲理。接着,“犹似衔枚未战军”一句,通过类比,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蓄势待发、静默而强大的状态,仿佛在未战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胜局。
“横出一枝来大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力量的展现,比喻为一枝突兀而出的大树,不仅展现了力量之美,也暗示了突破常规、独树一帜的精神。最后,“如今不赋暮天云”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情境的深刻理解,即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不被外界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力量与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倡导。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