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箫》
《二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衡阳委绝白迢迢,衰柳荒原朔气骄。

自有流光迟曙色,却无形影到春潮。

萦回古渡愁归客,萧索空山泣去樵。

风景依稀还世外,人间何事苦招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衡阳委绝白迢迢,衰柳荒原朔气骄”,以衡阳为背景,描绘了远处雪白的景色,与衰败的柳树和荒凉的原野形成鲜明对比,朔风凛冽,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机勃勃的雪景与荒凉的自然景象相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孤独。

颔联“自有流光迟曙色,却无形影到春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流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迟曙色暗示了黎明前的黑暗,而春潮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然而,尽管时间在流逝,春天即将来临,但诗中并未出现生命的迹象,只有时间的静默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颈联“萦回古渡愁归客,萧索空山泣去樵”,将情感聚焦于人物身上。古渡口的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归客的离愁别绪;空山中的哭泣,则是樵夫对生活艰辛的无奈。这两句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风景依稀还世外,人间何事苦招摇”,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诗人感叹眼前的风景虽美,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与现实世界相隔绝。人间的种种苦难与纷扰,让人心生厌倦,渴望逃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倾向,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夜周子康登辰州城楼

残夜不能寐,起登城上楼。

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

鹊已栖高柳,人犹棹小舟。

谁云群动息,渔子正垂钩。

(0)

孙朝散母封彭城郡君赐霞帔以诗贺之

孟母壮日家三迁,欻见季子联朝班。

因逢吾君鼓舜弦,不惜一邑荣参骞。

里门初接金花笺,争贺羊酒相摩肩。

不疑平反奉慈欢,寿逾九十留朱颜。

又逢吾君礼高年,太息加赐彭城田。

霞冠彩帔丽且闲,复贺羊酒欢如前。

四时觞客客满筵,绯衣侍立不笑言。

饮及二斗已醉眠,起作儿啼众欣然。

人间乐事到底偏,夫人此乐人人传。

忠臣孝子希两全,近代只数先生贤。

从予乞诗费雕镌,借君诗囊为君编,那知又有南陔篇。

(0)

食虾

久忆南烹好,今朝放箸空。

短箱倾碎碧,纤指剥轻红。

腰折宜赊死,须长不疗穷。

吴儿方献纳,应与䱥鱼同。

(0)

签判黄元功顷摄守蔚平枕江有小亭予假居久之稍加葺治且作诗其上名之曰横江今既还职辄用写呈

西来一水护山城,突兀横江占小亭。

春尽浪花浮竹屋,夜深渔火乱沙汀。

支颐尘榻清无梦,隐几明窗醉有经。

扫洒待君还旧隐,却来相对守黄庭。

(0)

杂兴十首·其三

中夜忽自省,昔我今是非。

音声故如昨,齿长须满颐。

有人梦中言,子念无乃痴。

今犹昔人耳,昔人安在兹。

(0)

偈二十七首·其十六

大地撮来粟米粒,一毛头上现乾坤。

居家不离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门。喝一喝。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