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元量见赠》
《次韵李元量见赠》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先生学业自无双,当代闻人共叹降。

文采羡君高楚梦,诗声笑我类吴江。

槐花过雨金堆砌,山色经秋碧满窗。

一幅珠玑照尘眼,龙文端信笔能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uánliángjiànzèng
sòng / ruòshuǐ

xiānshēngxuéshuāngdāngdàiwénréngòngtànjiàng

wéncǎixiànjūngāochǔmèngshīshēngxiàolèijiāng

huáihuāguòjīnduīshānjīngqiūmǎnchuāng

zhūzhàochényǎnlóngwénduānxìnnéngkáng

翻译
先生的学问自是无人能及,当代知名人士都赞叹他的才学。
您的文采让我羡慕,如同楚地的高雅之梦,而您的诗声却让我自愧不如,仿佛吴江的清波。
雨后的槐花如金子般堆积,秋天的山色使窗户内外都充满翠绿。
您的才华如同璀璨的珍珠照亮世间,您的文章真可谓笔力雄健,如同龙飞凤舞。
注释
先生:指有学问的人。
学业:学问。
自无双: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闻人:知名人士。
叹降:赞叹、钦佩。
文采:文学才能。
高楚梦:比喻高尚的文学追求。
诗声:诗歌才华。
吴江:借指吴地的文学风格。
槐花:一种树的花朵。
过雨:经过雨水洗刷。
金堆砌:比喻繁多且灿烂。
山色:山的景色。
碧满窗:满眼绿色。
珠玑:比喻珍贵的文字或诗篇。
尘眼:俗世的眼光。
龙文:形容文章华美如龙飞凤舞。
扛: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作品,名为《次韵李元量见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赞美诗人的才华和学问的诗句。

“先生学业自无双,当代闻人共叹降。”表达了对诗人学识深厚、无与伦比的赞誉,人们听到他的学问,都不禁啧啧称奇。

“文采羡君高楚梦,诗声笑我类吴江。”这里通过“文采羡君”来形容诗人的文学才华,如同古代楚国的美梦一般令人向往。后半句则是说诗人之声音,使得自己(李若水)就像江南的诗人一样,感到欣慰。

“槐花过雨金堆砌,山色经秋碧满窗。”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槐花在雨后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如同金色的土墩积累;而远处的山色,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浓绿,几乎要填满整个窗户。

“一幅珠玑照尘眼,龙文端信笔能扛。”这里的“珠玑”指的是珍贵的文采,这些才华如同珍珠一般散发着光芒,使得世人都为之所吸引。后半句则是说诗人的书法作品,如同龙般雄健,信手拈来的笔力,让人感觉到其非凡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词语和意象,将对诗人学识、文才及艺术造诣的赞赏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

宰邑分甸服,夙驾朝上京。

是时当暮春,休沐集友生。

抗志青云表,俱践高世名。

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

良游昔所希,累宴夜复明。

晨露含瑶琴,夕风殒素英。

一旦遵归路,伏轼出京城。

谁言再念别,忽若千里行。

闲閤寡喧讼,端居结幽情。

况兹昼方永,展转何由平。

(0)

杂体五首·其一

沈沈匣中镜,为此尘垢蚀。

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

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0)

诣西山深师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埽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0)

听江笛送陆侍御

远听江上笛,临觞一送君。

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

(0)

同越琅琊山

石门有雪无行迹,松壑凝烟满众香。

馀食施庭寒鸟下,破衣挂树老僧亡。

(0)

定西番·其二

芳草丛生缕结,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

塞远久无音问,愁销镜里红。

紫燕黄鹂犹至,恨何穷。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